法律知识

工业企业物流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与模式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4-17 15:18
人浏览

  作者:北京科技大学物流研究所  王国华

  发展战略——实现工业企业物流现代化的纲领

  一个企业不成长要死,不恰当的成长也要死。所以,发展我国工业企业物流现代化最关键的是制定企业成长战略。企业的成长是这样的,工业企业物流现代化的发展也是这样的。

  物流能力增强战略

  物流现代化选择什么样的战略?企业成长战略是内部成长,还是外部成长?我认为,当企业尚有自我发展的成长空间、企业自我能力尚在发展形成中、企业的核心能力正在逐步形成、企业的经营领域内尚没有值得并购的对象和目标,或企业尚不具备兼收并举的能力时,企业应选择内部发展战略。反之,应采取外部发展战略。若企业内部和外部都不能发展,那只能破产死亡。

  在我国工业企业中,除了个别的明星企业之外,大多数目前还属于第一种情况,即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管理体制改革、企业流程再造、企业内外部物流系统的发展完善、工艺技术的创新、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经营机制的革新,以及思想观念的更新等都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物流系统再造战略

  企业再造(重构、组、建)的目的是为了在成本、品质、服务及速度方面绩效取得大幅度改进,也是对企业最关键、最基本的管理工作及企业程序进行再设计与重组。企业物流管理组织(体系)的再造重建包括观念重建、组织重建和流程重建三部分,其中前提是观念重建、核心是组织重建、关键是流程重建。

  物流组织就是企业中拥有相关权限和责任,从事一系列物流活动和管理的业务职能实体。传统的企业物流模式中,像采购、运输、仓储、销售等活动虽然受辖于企业最高层集中领导,但实际上只不过负责某一部分物流工作,没有形成相应的体系,机构间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效益低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组织应是企业物流输入、内部流转、输出(含信息流)所构成的物流系统的核心。尤其是物流管理一体化及供应链的发展,更要求企业的物流组织必须进行从传统到现代的变革。

  企业物流外筹或第三方物流战略

  我国传统企业一般都是大而全小而全,其中物流系统也不例外,企业所有的物流活动,包括市场采购、物料存储、厂外运输、厂内搬运、销售,以及信息采集、订单处理等,企业的物流系统完全自我封闭,单打独斗,万事不求人。同时,由于体制和机制存在弊端,使企业物流成为企业现代化的死角,既不能强有力地支持企业的生产经营,又造成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这样的企业物流只能是影响企业发展的瓶颈,是改造的重点。其实,按照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经营理念,有可能对这些企业物流组织进行改造或把其物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至于是将全部物流功能还是某部分物流功能委托,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基础设施,以及对方企业的规模实力、信誉等因素综合考虑。

  发展模式——实现工业企业物流现代化的选择

  企业物流的发展模式应根据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来确定,现代物流的五大发展趋势是:系统化(流通系统化和物流系统化)、信息化及全球化、物流的社会化、仓储与运输的综合化和一体化(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

  由于地域、行业及市场需求环境的不同,企业在生产模式、经营战略、管理体制、技术装备水平及企业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较大,要实现企业物流的合理化和现代化,必须认真分析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物流系统的现状,并根据企业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应用现代物流理论进行企业物流系统的改造或重建,采用循序渐进或跨越式发展的模式,实现企业物流的现代化。

  改良式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很适合那些暂时没有条件进行企业再造和流程再造,而且无力进行物流技术革新的传统老企业,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企业物流不合理的状况进行局部的改变,如调整职能部门结构以求加强物流活动的协调统一性、改善物资存放管理方式以求降低管理费用、适当增加物流技术装备以求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加强库存管理控制以求降低资金占用等,同时应加强物流意识,关注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蓄势待发,待条件成熟时进行物流系统的根本性革新。

  企业物流改良式发展可以采用物流系统诊断的方式,聘请有关专家并组成有各部门领导参加的诊断小组,通过广泛的宣传和调查,明确物流系统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作用和必须实现的功能;了解企业内外部环境,摸清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属于物流布局、基础设施、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等系统组成要素的问题?还是属于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等系统结构方面的问题?还是属于物流作业方面的功能问题?是主观问题还是客观问题?最后,根据具体问题提出相应措施或解决方案。

  渐进式发展模式

  企业对物流的要求,传统上是成本效益与服务素质,现代则是系统整合与服务水平。在基础条件较好,但企业在财力、技术基础、人员素质、企业内外部环境等方面尚有欠缺时,物流现代化的进程可以分阶段进行,即采用渐进式发展模式。譬如,物流系统再造可伴随企业重组或流程再造而进行;应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过程中,先上nrp,再上高一层次的mprii,待取得实效及经验而条件又成熟时再上更高层次的企业资源管理计划erp,最后走向集成供应链的管理模式,逐步发展完善而达到现代物流管理的最高境界;其他如引入条码识别技术等;又如,在物流作业方面,先进行合理化改善,先实现机械化,再考虑过程自动化,在企业his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之后实现信息系统自动化;在物资仓储方面,可先搞立体化,即立体仓库,再搞机械化、自动化、无人化及信息自动化,之后再进一步完善,实现自动拆分、分拣、包装、配货等功能,形成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的现代配送中心。

  渐进式发展模式中最关键的是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决策,打好基础,逐步升级,盲目上马、好大喜功不但浪费资财、贻误时机,延缓企业物流现代化进程,在实践中,做成夹生饭导致半途而废的例子并不少见。

  跨越式发展模式

  我国工业现代化还处于发展阶段,整体上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目前我们已进入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但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和西部、沿海和内地、南方和北方、城市和农村都有很大的差别,我国工业企业物流现代化的发展,也应因地制宜,不可千篇一律。同时,各个企业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也应根据自己企业所处的环境、技术基础状况、所能承担的财力以及企业近期和远期的发展目标,决定是否采用跨越式的发展模式。

  工业企业物流跨越式发展大体可以从物流结构体系的跨越式发展、管理模式的跨越式发展、技术装备的跨越式发展、信息交互与处理及销售方式的跨越式发展五个方面考虑。如直接由职能型结构到现代事业部结构体系的跨越、直接由传统管理模式到供应链管理的跨越、由一般的技术装备到机械化、自动化或无人化的跨越发展、由传统的信息处理方式到网络化信息系统的跨越发展、由传统的销售方式到电子商务的跨越发展等。

  采用跨越式发展模式。应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如:企业在进行再造、重组、并购,或进行流程再造之机,进行物流系统结构体系的调整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可能阻力会小些,效果更好些;在企业有充足的财力物力,又有一定的技术基础时,可进行物流技术装备或企业信息系统的跨越式发展。无论企业在哪方面进行跨越式发展,都不应忽略企业物流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都应考虑物流一体化的问题、企业物流的合理布局问题、微观物流系统的改造问题、企业物流系统总成本控制问题、物流作业的合理层次问题、库存调节负荷与能力平衡问题以及企业内外物流的平滑衔接问题。如果企业具有相当的基础和实力,可以进行多方面企业物流的跨越式发展。当然,成功的多方面的跨越式发展,必然会加速企业实现物流现代化的进程。

  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2002年第13期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