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海尔成品物流运作方案(草案简要)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4-17 16:08
人浏览
青岛仓库的整合与成品发运方案参考
该方案适应于目前海尔集团物流整合之目的,对物流内部实施“市场链”后所形成的格局进行优化,以提高青岛仓库和运输的资源利用率、发挥物流中成品仓储和发运环节横向整合之规模优势,从仓储与运输交替损益(trade-off)中寻求最佳结合点。
涵盖海尔成品物流之产品下线到配送至中转仓库的所有物流活动。方案包括历史销售统计及市场预测、订单处理、营运规划、人员配置,而成本核算与服务水平之分析贯穿方案始终。

销售统计及市场预测
准确而详细销售额与销售量的明细统计是仓库规划、运输决策、成本分析的处理依据,

一、子市场区域之规划
规划依据是海尔目前已形成的销售网络,这是一种“自下向上”(down-to-up)的规划方式,规划因素:
1、地理区域
2、销售额
3、销售量
4、利润率
子市场的数量与规模兼顾目前已形成市场和潜在市场。
结果是将海尔产品市场所覆盖的范围划分为若干个子市场

二、销售数据的统计内容与格式



三、2000年产量预测
销售预测的不准确性和生产政策执行的非计划性使得未来的销量和产量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偏差,这是造成产地库存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正是产量严重地影响着库存水平,所以使得产量预测变的如此重要。另一方面海尔目前的生产政策正在进行重大变更,一是海尔工业园内空调原料立体库的改建,实现了原料的快速分拣,使得生产变的更加顺畅、精益、快捷;二是黄岛生产线的开通、全自动原料立体库的建立,使得生产能力成倍增长。

四、数据分析
1、数据来源分析
99年空调的销售历史数据来源于99年“调货计划”,若仅站在运输事业部的角度来讲“调货量”即“销售量”。
2、数据准确性分析

3、历史销量及销售预测对物流的影响
物流作业平面的复杂化
造成物流滞障

4、生产对成品物流的压力
销售与生产的偏差导致库存居高不下
解决办法:
准确的销售预测
缩短销售预测周期
加快销售预测的调整
生产平稳化

营运规划
成品物流之营运规划是成品物流方案的核心部分,针对海尔目前的成品物流所存在的问题,规划主要包括青岛成品外租库及发运等运作系统和协调系统的规划。

一、发运系统的规划(具体的执行方案见“海尔运输决策系统”)
1、运力计算
运力计算的依据是海尔99年销量和2000年销售预测分解表和各种车型实际的装车数量。
a、制订装车计划表
内容包括每类产品销量比率最大的前几种机型在不同车型中的实际装车数量计划表。
b、数据来源
试验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对常用机型作装车试验
其它机型作经验值分析
标准换算法:将各类产品体积换算为标准件体积
标准件的换算以各类产品两年中前五位的体积为基数,以两年的销量为加权系数。
影响准确性的最大因素:因产品的更新换代所导致的外包装体积的大批量的变更。
单品装车计划表


c、计算每条运输线路上所需的运力
运输线路的确定
制订运力表
格式如下:


d、运力的优化调整
时间效益整合
不同机型的配载
2、运输方式之选择综合分析
a、成本分析


b、服务质量分析
时间效益


货损
d、最佳运输通路的选择
制订评价系数、选择最优结果。

二、仓储系统的规划
根据海尔集团在青岛目标规划,仓储系统旨在缩减仓库数量,降低成品库存水平,节约仓租费用,提高仓库利用率和作业能力,使之更好地为生产、发运和销售服务。

1、近期库存规划
a、库存量之确定
库存量统计
做现有存货的出库计划(根据销售计划)
储备库存(积压库存/慢速周转库存) 快速周转库存(3-6天的周转期)

b、确定库存面积

c、仓库选址
评判标准:


倒库费用
仓租、出入库费用、装卸费
交通

d、 仓库布局
仓库面积
作业的方便程度
便于分拣
便于提高搬运、发运效率;
便于解决生产“末端问题”(同时兼顾海尔工业园与黄岛成品的周转)
适合于海尔各类产品混存的需要
达到产品安全储存的要求
提高仓库利用率
2、 远期仓库规划
设立一定数量的快速周转仓库,通过短周期、高频次的周转,有效地降低库存水平。
a、快速周转仓库的规划
根据销售计划确定前置时间在12天之内的产品型号及销售量
确定快速周转库所需的面积总量
快速周转库之选址
快速周转库之布局
快速周转库之管理
为了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快速周转”,采用单元化、计算机管理:
装卸环节:带托盘运输
出入库信息采集:自动采集、实时数据(条码扫描)(作具体的可行性方案)
b、普通周转库

三、总成本分析
(一)订单处理流程设计







其它(略)

作者:北京现代贯通物流科技研究所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