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所有权与产权的区别,所有权的特征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7-21 12:11
人浏览

  所有权与产权的区别体现其反映的财产属性、外延、内涵不同三个方面,总的来说所有权更强调财产关系中的物质属性,而产权哥着重于财产关系的社会属性。所有权的特征包括绝对性、排他性、永久性、平等性以及完整性,但是以上性质都不是绝对的,法律对其都有相应的限制。

所有权与产权

  一、所有权与产权的区别

  所有权与产权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反映财产属性不同

  产权强调财产关系的社会属性。

  所有权强调财产关系的物质属性。

  2.外延不同

  所有权集中体现在财产的归属权上。产权表现还表明了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的关系,产权比所有权有着更广泛的外延。

  3.内涵不同

  产权除了必须考虑财产关系外,还要更多地考虑人际关系。

  所有权以财产关系为核心设置权利,反映由人拥有物而产生的各种现象的本质属性。

  二、所有权的特征

  所有权有如下特征:

  1.所有权是绝对权。所有权不需要他人的积极行为,只要他人不加干预,所有人自己便能实现其权利。

  2.所有权具有排他性。所有权人有权排除他人对于其行使权力的干涉,并且同一物上只能存在一个所有权,而不能并存两个以上的所有权。法律快车提醒您,所有权的排他性并不是绝对的,现代各国法律的所有权有不同程度的限制。

  2.所有权是最完全的物权。所有权是所有人对于其所有物进行一般的、全面的支配,内容最全面、最充分的物权。

  4.所有权具有永久性。这是指所有权的存在不能预定其存续期间。

  5.所有权具有平等性。所有权作为私权,其法律地位应当无差别给予保护的物权属性。

  三、所有权如何取得

  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有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两种方式:

  1.原始取得

  原始取得是指非依他人既存的权利而是基于法律规定直接取得所有权,包括先占、生产、收益利息、添附、动产的善意取得、没收等方式。

  2.继受取得

  继受取得是指基于他人既存的权利而取得所有权,其方式主要是法律行为。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