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债权人可以扣押债务人的财产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12-03 16:03
人浏览

  债权债务的关系自双方当事人缔结后就会产生,债权人有要求债务人偿还的权利,债务人有偿还的义务,那么如果债务人在债务到期后不返还债务,债权人可以扣押债务人的财产吗,债务清偿有哪些途径呢以及有哪些法律规定?下面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

  一、债权人可以扣押债务人的财产吗

  原则上不可以,但特殊情况下可以。

  一般情况下,债务人不清偿债务,债权人要以合法的方式来强制债务人清偿债务。债权人是不能直接行使强制权的,包括扣押财产的行为。如果他强行将债务人的财产扣押,就是侵害了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将会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

  但是在法律许可的前提下,债权人也可以扣押债务人的财产,比如行使质权、留置权等合法的形式。

  二、债务清偿有哪些途径呢

  (1)正常途径

  正常途径是债务人依据约定履行债务时所采用的到期清偿方法。

  (2)特殊途径

  由于债务企业暂时的偿债能力或约定条件的变更等原因,不能履行其债务时所采用的方法。依具体情况的不同,有以下方式:

  1、协商

  它是因债务人的原因到期不能履行债务,经与债权人协商,由债权人做出让步,同意延期偿还并免除债务人违约责任的一种方法。

  在我国法律中,比较鼓励这一和解纠纷的方式。因为,一方面有利于债权债务企业之间保持良好的业务关系;另一方面,又可避免采取其他方式所花费的开支。但这一方法只有在债权人对债务人有同情或乐观预期时才使用。

  2、调解

  因债务人的原因不能约期履行债务而又不能与债权人协商一致时,经由中间人调停,促成双方当事人谅解,达成新的协议,使债务得到解决的一种方法。

  3、仲裁

  双方当事人将争议交给共同信任并无直接利害关系的第三者或专业仲裁机构做出裁决,双方有义务履行的解决债务纠纷的方法。

  尽管仲裁不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但作为法律的仲裁制度,还是具有一定的法律强制力即一方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履行裁决,另一方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4、诉讼

  双方当事人不能通过协商等方式解决债务纠纷,当事人的一方到法院起诉,请求法院通过审判程序解决债务纠纷的方法。

  它是一种强制手段即发生法律效力判决的当事人如负有履行义务,就应自动履行,如不自动履行,人民法院的执行组织可根据债权人的申请或审判组织的移送,按执行程序强制执行。

  三、法律依据

  《物权法》第二百三十条第一款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综上所述,在一般情况下债权人是不可以扣留债务人的财产的,但是对债务人行使留置权、质权等法律规定的合法形式就可以,法律明文保护债权人的合法债权。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债权人可以扣押债务人的财产吗内容。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