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我国融资性担保业资产总额5923亿元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1-10 11:21
人浏览

6月15日下午,记者在上海银监局参加银监会电视电话会议,听取了银监会融资担保业务部有关负责人向媒体介绍了融资性担保业务发展及监管情况。

去年以来,融资性担保机构实力增强,业务发展较快。截至2010年底,全国融资性担保法人机构共计6030家,其中,国有控股1427家,民营及外资控股4603家,分别占23.7%和76.3%;在县(市)登记的有3284家,占比54.5%。注册资本1亿元(含)以上的占融资性担保机构总数的40.4%,注册资本10亿元(含)以上的29家。全行业资产总额5923亿元,净资产4798亿元。

在保余额总计11503亿元,较上年增长64.6%。担保代偿率0.7%,损失率0.04%,拨备率(担保准备金余额/担保余额)为3.1%,拨备覆盖率(担保准备金余额/担保代偿余额)为507.3%。

此外,银担合作有所改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性担保的业务量增长幅度较大。截至2010年底,与融资性担保机构有业务合作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含分支机构)共计10321家,较上年增长27.1%;融资性担保贷款余额8931亿元(不含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贷款),较上年增长60.9%;融资性担保贷款户数16.6万户,较上年增长48.9%。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贷款余额6894亿元,较上年增长69.9%,占融资性担保贷款总额的77.2%;为14.2万户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性担保,户数较上年增长58.3%,占所有融资性担保贷款户数的85.5%,融资性担保机构有效发挥了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作用。

尽管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与监管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由于监管体制刚刚建立,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行业发展与监管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和压力,主要是行业整体资信水平较低,商业可持续性比较弱、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作用尚有较大发展空间、地方监管执行力亟需加强、部分机构单体风险需要关注、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等方面。

下一步,联席会议将抓紧研究制定融资性担保机构自有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再担保机构管理办法、跨省分支机构管理办法等制度。与有关部门协商,争取出台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扶持政策。研究建立地方监管部门履职评价制度,督促地方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执行力建设,抓好相关制度的贯彻落实,重点督促融资性担保机构加强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建设。推动各地建立融资性担保机构监管信息系统,加强透明度建设,尽快建立健全融资性担保行业自律组织。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