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军旅文艺:奏响时代的壮美乐章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1-14 14:34
人浏览

  编者按 “纤笔一支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军旅文艺始终是军队成长与壮大的火炬和号角,在服务地方文化生活方面,部队文艺工作者更是奔赴艰苦地区,深入人民生活,关注社会变迁,用自己的艺术创造,为广大人民群众创作了无数优秀作品,给千千万万的部队官兵带来了美的享受。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本报特做“八一”军旅文艺特刊,以呈现军旅文艺的绚丽壮美。

  军旅文艺:撑起中国文艺半边天

  弘扬主旋律,讴歌时代精神,近年来军旅文艺创作实践,可谓好戏连台、精品迭出、异彩纷呈,许多优秀作品赢得广泛赞誉,军旅文艺百花园呈现出生机勃勃、枝繁叶茂的喜人景象。

  人们最熟悉的当属持续走红的军事题材影视剧。仅2005年,我国军旅题材的电视剧就有20余部近400集,许多军事题材电视剧如《长征》、《亮剑》、《八路军》、《暗算》、《士兵突击》等,已经成为专家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社会文化现象。电视剧《亮剑》播出后,主人公李云龙一度成为年轻人的偶像,亮剑精神也被各行各业所推崇。与此同时,《DA师》、《幸福像花儿一样》、《石破天惊》、《沙场点兵》、《炊事班的故事》等也创下不俗的收视率。军事题材的电影则把数字技术和时代元素融入到作品中,在提高观赏性上下功夫,推出了《惊涛骇浪》、《冲出亚马逊》、《太行山上》、《我的长征》等一批优秀作品。

  在音乐创作上,《西柏坡的歌》、《江山》、《时代先锋》、《光荣的士兵》等歌曲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各有创新,构成了近几年军旅文艺创作的主旋律。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而推出的音乐史诗《红旗飘飘》、民族交响《长征》,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民抗战的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等,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各有创新,成为新世纪军旅音乐中的佳作。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三届北京2008奥运歌曲征集评选活动中,16件获奖作品有12件来自军队词曲作家。

  在文学创作上,军旅文学则延续了20世纪的繁荣,特别是在长篇小说和报告文学方面,近年来的以《楚河汉界》、《历史的天空》、《惊蛰》、《英雄无语》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再现军事历史和反映部队现实生活的作品相继问世,或以新的视角审视历史,或在繁杂的历史资料中重新发现,深受读者好评。

  曾有人预言,进入新的世纪,军事题材戏剧高峰已过,很难再创什么新的辉煌。然而,在近些年全国重要评奖比赛中,军旅戏剧都取得了好成绩,被地方同行称为是“撑起了半边天”。在最有影响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选中,舞剧《红梅赞》和话剧《虎踞钟山》、《黄土谣》、《我在天堂等你》,以及杂技剧《天鹅湖》等5部剧目先后入选十大精品。

  在广泛借鉴各艺术门类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军旅杂技精品迭出,一批优秀的杂技作品在世界杂坛上大放异彩。《东方的天鹅——芭蕾对手顶》不仅献艺APEC、轰动上海“申博”晚会,而且在其基础上创新发展成艳惊世界的杂技剧《天鹅湖》。曲艺方面,评书《老虎搬家》、音乐快板《天网神兵》和相声《我惯着他》等作品,无不显示出军旅文艺工作者开拓创新的艺术品质,令人耳目一新。

  正是有了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实践,才激励广大军队文艺工作者创作出了一幕幕绚丽多姿、色彩斑斓的艺术作品。

  谭晶:新时代的花木兰

  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军中“百灵鸟”谭晶,几乎和改革开放同龄。她那融美声、民族和通俗3种唱法于一体的歌唱风格,使之在当今歌坛独树一帜。她曾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与纽约林肯中心唱响“和谐之声”。近日又成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宣传大使。

  谭晶和军队之间有哪些故事?她的第一支军旅歌曲是什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3周年之际,本报记者专访了总政歌舞团青年歌唱家谭晶。

  我是一个兵

  1998年,带着对军营的憧憬,对一身橄榄绿的迷恋,刚从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的谭晶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成为一名独唱演员,自此开始了她的军旅歌手生涯。总政歌舞团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文艺团体,部队生活的锤炼,对谭晶个人增强艺术修养、提高艺术造诣、明确艺术道路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一名军人,谭晶努力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多次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奖,为祖国赢得荣誉。与此同时,谭晶还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无论是汶川大地震,还是玉树地震,她总是冲锋在前,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慰问;她还积极传播中国文化,并且把歌声带到了维也纳金色大厅,带到了纽约林肯中心,让和谐之声响彻世界。

  谭晶非常珍视自己的军人身份,她一直认为自己首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其次才是一名歌手。至今,谭晶依然还记得她进入总政后演唱的第一支军旅歌曲——《让军旗告诉国旗》。也就是从那首歌开始,她为战士们演唱了一支支军旅歌曲,唱出了和平年代战士们的心声,赢得了战友们的喜爱。作为军营中的文艺骨干,谭晶经常要下部队慰问,到最基层演出,体会战士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想法,“基层的演出经历会增长自己的阅历,军营里的火热生活能为艺术创作提供第一手的情感素材,让自己多一些生活的体验和感慨,这样演绎起作品来才会情真意切,才能打动观众。”谭晶还表示,在总政歌舞团这些年,系统的军事教育令她对祖国、对社会的责任心与日俱增,下基层演出成了她积累舞台经验的最佳阵地。

  新一代花木兰

  融美声、民族和通俗3家之长的跨界唱法,使谭晶在歌坛独树一帜。虽然她已被观众所熟悉喜爱并获得多项大奖,但她却依然以饱满的热情在艺术的道路上孜孜以求。继音乐剧《在那遥远的地方》、《茉莉花》之后,她把自己的音乐疆土又成功拓展到了歌剧领域。

  谭晶出演中国歌剧《木兰诗篇》中的花木兰一角,是这部剧作的最大亮点,为花木兰这一经典角色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展现出一位青年歌唱家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造诣。谭晶说:“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我从小就知道,从那时起就非常佩服这位巾帼英雄。但到了自己去塑造这个角色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花木兰的艰难抉择以及为国杀敌的爱国情怀,她爱国爱家、刚柔并济,在我心中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我也是一名军人。虽然我是一名文艺兵,在和平年代里不需要奋战疆场,但军人心怀国家、舍己为民的思想却一直影响着我,这种精神从古至今都是一脉相承的。”

  如今,谭晶作为青年歌唱演员,在前辈们的悉心调教下,担当起了新一代的花木兰的角色,并肩负起传承民族歌剧、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

  歌剧素来被称为是“艺术皇冠上的钻石”,应该说,歌剧表演艺术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质,它包含戏剧表演、角色创造、台词、肢体语言等多种表演要素,需要有在重唱、合唱中与他人的整体合作的综合能力。谭晶在《木兰诗篇》的出色表演,让观众为之惊羡。据了解,在这部歌剧中,谭晶一人分饰两角,曲风多样。有评论说,歌唱演员中通俗、民族、美声跨界歌手很少,其中能演音乐剧者更为少见,谭晶则称得上是目前中国歌坛中的佼佼者。

  愿做一名志愿者

  谭晶十分热爱公益事业,她曾和著名歌唱家吕继宏、央视主持人朱军、奥运冠军杨扬一起成为奥运志愿者。

  今年,作为本届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宣传大使的谭晶,不仅演唱了世博志愿者主题歌《世界》,还在4月20日世博园试运行的第一天,将“志愿世博·和谐之声——谭晶大型公益演唱会”带进了世博园。在举世瞩目的世博开幕式上,她又唱响了世博会主题歌《致世博》,正式拉开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序幕。5月18日,她又以“中国元素活动区明星值日生”的身份在宝钢大舞台参加了第一次志愿者行动。

  作为广州亚运会注册志愿者的谭晶,从2006年就与广州亚运结下不解之缘。在多哈亚运会闭幕式上,广州以下届亚运会主办城市的身份向全亚洲人民演出了“东方神韵”这一时长10分钟的节目,当时谭晶便以一曲具有中国韵味的《中国之约》,将演出推向了高潮。在去年4月21日亚运会广州地区志愿者招募启动仪式上,谭晶以主唱的身份唱响了广州志愿者之歌《一起走》,并与钟南山、丁磊等社会各界名人一起加入了“广州亚运会志愿者名人堂”。近日,谭晶被授予广州亚运会宣传大使,并首唱亚运会志愿者歌曲《一起来 更精彩》,这是谭晶与广州亚运会的第三次牵手。

  双拥晚会:滋养军民20年的艺术盛宴

  1990年——《军民团结向前进》拉开了双拥晚会文艺品牌的序幕。从此以后,一年一届的双拥晚会,到如今已举办了20届,跨越了20个年头,她作为中国文艺舞台上一个颇有影响力的品牌,每年艺术地展示着军民团结的无穷力量,展示着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展示着军队建设的新成果,成为广大军民不可或缺的一道艺术盛宴。

  20年,双拥晚会始终和着时代的节拍,一步步走向成熟。她被文艺界称之为政治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有着恢宏大气品格的主题晚会。

  每年的双拥晚会,从编导到演员,都由清一色的军旅艺术家担纲,所有的节目均为当年创作,为此,推出了一批新作新人。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天路》、《西部放歌》、《芦花》、《当兵的人》,歌舞《情暖神仙湾》、《卡德尔大叔的日记》、《鱼水情深》,小品《种子》、《保险》,杂技《踏浪飞歌》、《龙腾虎跃》等均成为双拥晚会的经典之作。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每年一届的双拥晚会,把创新作为最高的追求目标,不仅节目内容要创新,形式也必须创新。打开双拥晚会的节目单,可清晰地看到,双拥晚会的表现形式可谓丰富多彩,有纯专业演员的组合,也有纯业余演员的演出,还有专业与业余演员同台演出的晚会。在具体节目的样式上,既有声乐、器乐、舞蹈、杂技、小品,还有歌舞、魔术、京剧、相声、短剧,让观众在不同节目形式的变化中品味到新鲜感。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