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外资连锁、新兴网店争食 传统家电卖场变革突围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1-14 14:36
人浏览

  一直以来,国内家电零售市场都是国美和苏宁争霸的两极模式,虽然期间不乏挑战者的身影,但最终都归于沉寂。不过,随着外资家电连锁巨头的强势进入和网络市场的突飞猛进,本土传统家电卖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保持市场的既得优势,国美和苏宁纷纷主动变革,多路突围。

  外资连锁、新兴网店争食零售市场

  今年1月6日,德国最大的零售巨头麦德龙宣布,有关方面已经批准了该公司旗下梅地亚家电超市与台湾鸿海精密工业设立合营公司的计划。麦德龙与鸿海合作的首家家电超市——梅地亚家电超市今年将在上海开设,并计划5年内开设100家以上新店。

  此前就高调宣布进入中国计划的日本家电连锁巨头山田电机如今也开始了新动作。这家日本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进入中国已步入实质阶段,其国内第一家门店已确定落户沈阳太原街,目前正在进行人员招聘。

  早已进入中国市场的全球家电零售老大——美国百思买集团,近期也发布了在中国市场增开门店的消息。

  在外资连锁强势进入的同时,新兴网络市场也在对传统家电卖场形成强有力的冲击。如今,家电网购已被众多消费者所青睐,京东商城、新七天、世纪电器网、淘宝电器商城以及难以计数的个体商户纷纷加入到家电网售的行列中。2009年,家电网购呈现出高歌猛进的态势,全年销售额翻番突破400亿元。据《2009年家电网购市场报告》预测,2010年家电网购将突破1000亿元。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认为,外资连锁的进入和家电网购的兴起,尽管短期内不会改变现有家电销售格局,但资本雄厚、背靠高端产品制造商的外资家电连锁,给同业带来的杀伤力不容小觑。这些外资家电连锁企业如果打开国内的销售渠道,一些原装进口家电新品会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中国市场,并且这些企业也会通过与其本土制造商的合作,得到国内零售商无法得到的价格优惠,如此一来,国内零售企业将面临流失高端客户的可能。

  转变思路“美苏”完善经营模式

  面对内外夹击,国美和苏宁纷纷转变思路,变革经营模式,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

  国美副总裁何阳青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美之前低收益、低风险的商业地产物业管理模式已经走到尽头,未来,商品采购、销售商品的差价收益才是支撑国美发展的商业模式。

  何阳青称,此前,无论是国美还是苏宁,实体店都趋向同质化,只能拼价格。国美主动变身,去年关闭了300家门店,将门店总数精减到1200家,今年计划把门店调整为4种不同类型,其中包括针对中高端用户的新活馆,以及针对小区用户的社区店,具体措施会在3月份公布。

  据记者了解,国美改造的新活馆,店内布局不以品牌分类,而是按品类分类,真机开架销售,促销员全部由国美雇用。何阳青称,改造后的新活馆产品销量环比增长都在50%以上,国美计划今年要改造100家,最大面积达2万平方米,而社区店则会更注重小家电销售。

  显然,本土家电连锁企业已由最初的粗放式经营开始转型。就在春节前,苏宁第一家精品店在北京开业,在该精品店内,各品牌厂家不再各自为政,而完全由苏宁按品类和功能划分,全部明码实价,没有设立复杂的促销活动形式,而是以积分和礼品作为主要的回馈手段,价格一步到位,简单明了,销售人员则是苏宁电器专属导购服务人员。苏宁宣布,计划用3年时间在一线城市开出100家精品店。

  国美新活馆和苏宁精品店的开设,标志着传统家电连锁市场将从以地域覆盖、价格战为主的粗放竞争模式,向以细分市场、贴心服务为主的高级模式全面转换。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向服务要效益

  在家电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服务已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面对外资连锁和新兴网店的争食,国美和苏宁纷纷打起服务牌,从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入手,实现服务水平本质性的提升。

  国美在北京北太平庄店率先成立了首家零售业培训学校,建立“前店后校”式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计划年内在全国各分公司陆续开出45间培训学校。在这个平台上,每年将系统培训包括店长、副店长、品类主任、营业员、促销员等在内的门店全岗位员工20余万人。学校根据门店体系各岗位胜任要素,采用包括基础、提升和发展的结构化递进培训方式,为目标学员提供全方位的素质提升平台。这种根据员工职业成长步骤设计的连续学习路径图,使各岗位人员能够清晰了解自己在各个阶段将获得什么样的系统培训支持,这对激励国美员工积极奋进可起到重要作用。

  国美此次培训对象主要包括店长、品类主任、促销员等在内的终端一线工作人员,业内专家认为,这将大大提升国美终端门店的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这也是国美门店优化战略的具体体现。国美相关负责人表示,国美电器零售培训学校实现了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双赢,在战略转型的背景下,国美把一线门店综合实力的提升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苏宁当然也不甘落后,去年苏宁在全国推进服务管理师认证工程,也顺势启动了新一轮的人员技能培训。苏宁售后服务管理中心总监殷霞介绍,苏宁将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此项认证,并且将与中国商业联合会进行长期合作,将资质认证作为苏宁售后服务人员上岗的必备条件。殷霞介绍说,从早期的售后服务技师培训到系统的“蓝领工程”正式开展,苏宁一直专注于培养自己的优秀售后服务人才队伍。10多年来,已为社会累计培养了7万多名安装维修技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