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网络暴力、网络推手炒作 网络“门”泛滥的背后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1-11 16:49
人浏览

    

  图说:被“灌水”的网络民意 石语/图

  “门”,作为当今各种事件的代名词,已经泛滥于网络,成为一个极易触动公众神经的字眼儿。各种“门”中,既有正常的社会舆论监督,也不乏网络暴力、网络推手炒作,甚至还潜藏着挂马等潜在危害,以及由此带来的商业利益。

  各种“门”泛滥于网络

  说起门,上了年纪的人马上就会想到美国的“水门事件”。其实,“门”的内涵几经演变,从政治丑闻、社会新闻,目前已扩展到任何具有轰动效应的事件。据《人民日报》报道,随着网络文化的普及和推动,近些年只要能吸引大众目光,产生爆炸性反响的事件,无不以“门”作称呼。“门”已经成为重要的网络文化和主要的网民话语。

  在网上搜索“门”,仅2009年至今比较出名的就达100多起,内容无所不包,“打错门”、“艳照门”、“索赔门”、“虐狗门”、“粗口门”、“学历造假门”、“诈捐门”等等,当事人不但有政府官员、文体明星,也不乏普通百姓,还有机关企业等。

  每一次“门”被爆出后,立即风行于网络,各网站竞相转载,网上跟帖无数,关注的人以十万、百万,甚至千万计。

  “门”左右网络话语

  不可否认,“门”确实曾是一种强大舆论监督,但是,由于网络的随意性,当“门”泛滥之后,语言暴力、偏激情绪、挟嫌报复、商业炒作就日益将“门”推向舆论监督的反面。也有大量的“门”将严肃的社会议题娱乐化,使一些本该引起人们反思的事件变得缺乏意义,例如一些校园暴力画面以“门”的形式出现在网上,再加上那些煽情式的标题和各种跟帖,就成为一种暴力欣赏。一些人为了制造“门”的轰动效应,还将许多隐私照片暴露在网上,其结果是网页浏览的低俗化。有些明星一点琐事或是口误,一旦被称为“门”,立即招致网络语言暴力的攻击。一些文艺作品面世,原本正常的文艺批评,如果以“门”的方式出现,就演化成人身攻击或歪曲。有人为了泄私愤,故意以“门”的方式造谣中伤,导致许多人的名誉无端受损。

  网络推手操盘炒作

  在种种“门”里面,商业炒作、利益冲突的成分正变得日益明显。

  网络推手和网络水军如今是主导网络舆论的强大力量,他们可以打造一个事件,也可以毁誉一个人物,更可以树立一种形象,于是招募他们的广告便泛滥于网络。由于他们的介入,“门”正在成为商业利益的工具。

  一部电视剧或电影的上映,需要推手和水军才能形成市场声势,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而将作品、导演、演员炒成“门”则是新近的炒作方式。推销方不但可以正面炒作,也可以采取恶炒的方法,用“门”吸引社会的关注,借以提高收视率和广告收入。

  据网络数据分析,正常讨论时的网络跟帖很少,常接近于零,而恶意炒作的跟帖甚多,常常占据主要位置,并且大量跟帖的IP地址都是一样的。在相关页面上,爆吧也是常见现象,攻击性回帖不断将正常讨论挤出去,想要发出相反的意见几近不可能。

  在各种“门”中,色情占很大比重,还带有相关视频,网民点击时很有可能遇 到 挂马,遭受攻击,而挂马的背后更是商业动机在操盘。

  ●相关网络词汇解读

  爆吧 发帖人在贴吧、论坛里不停地发没有实际内容的废帖,来干扰其他人的正常发言,把可以正常浏览的帖子刷到后几页,使其被迅速忽略,也叫“刷版”。

  挂马 黑客通过扫描网站的注入点来获取系统管理员的账号和密码,从而登录网站后台,篡改网站页面内容或向页面加入恶意转向代码。

  推手 太极拳的一个术语,与网络结合之后形成了“网络推手”,指幕后人员借助网络媒介策划、实施并推动特定对象,使之产生巨大影响力和知名度。

  水军 受雇于网络公关公司,为他人发帖回帖营造声势的人员。可帮助其幕后的商业获利者迅速炒作恶意信息并打击竞争对手,也可为新开发、新推出的产品提高人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