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2008汽车论坛:高端聚首纵论汽车强国之道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1-12 14:45
人浏览

11月7日,恰逢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当天天津滨海新区气温骤降6摄氏度。而“纪念中国汽车工业改革开放30年”系列活动在天津国际会展中心隆重拉开帷幕。 如同金融海啸的不期而至,冷空气袭来让原本打算热热闹闹过大年的中国汽车人感受到瑟瑟寒意,如何“过冬”和“救市”的话题不断有人提起。不过,外面的天空依然是艳阳高照,记者在会场内外依然可以感受到谨慎乐观的情绪。 作为系列活动的重头戏,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已经成功地举办了3届,可称得上是国内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层次最高的国际性汽车论坛。今年恰逢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站在近千万辆制造大国的历史关口,回眸改革开放3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国汽车工业何去何从,成为业界最为关注的焦点。 为此,2008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把年度主题定为“改革开放30年,从制造大国迈向产业强国”。作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如何迈向产业强国,已经成为政府、汽车行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战略性的课题。 本届论坛分六小节,在一天半的时间里,来自政府、行业组织及汽车企业的高层领导,围绕“汽车产业强国之路”展开讨论。 科技部部长万钢发表了题为“推动科技创新,迈向汽车产业强国”的主题演讲。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财政部关税司、环境保护部污染控制司、知识产权局、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负责人围绕着政府近期或即将出台的产业政策加以解读,并就节约能源、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等当前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了详尽的阐述。 在中国汽车总量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做强中国汽车产业,提升综合竞争力已经成为“汽车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来自一汽集团、上汽集团、广汽集团、中国重汽的主要负责人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为我国政府提供了有益的决策参考。来自丰田、日产、宝马、康明斯等跨国企业的高层人士也畅谈了各自的想法及建议。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大起大落,石油供应安全早晚会再次经受严峻考验。汽车产业面临的节能形势非常紧迫,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必然的选择。来自能源基金会、日本自动车工业会(JAMA)、清华大学、比亚迪汽车的负责人围绕着当前经济形势给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历史机遇及有效减少全球CO2排放量等主题展开演讲,介绍了各自的成功经验。 创新发展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通过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湖南大学、吉林大学专家以及零配件行业的龙头企业万丰奥特畅谈了自主创新体制的建设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经验。 政府官员、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国内外汽车企业负责人近千人参加了本届论坛。业界献策共谋产业强国 尽管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令世人惊叹,但中国汽车业远未到躺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的时候,大而不强的现状让中国汽车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在11月8日举办的2008中国汽车产业国际论坛上记者感受到,业界对阻碍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做强的“短板”有着清醒的认识,并相应提出了积极的应对之策。产业现状“中国汽车产业实际上还处于成长阶段,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对薄弱,自主创新能力相对不足,产业结构亟待调整,汽车消费环境有待改善”,一汽集团总经理徐建一等业界代表对此有着共同的认识。 与国际汽车产业的发展主流相比,中国汽车业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代表一个国家汽车工业水平的轿车工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业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企业国际竞争力和资本运营能力不强,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仍然不够大。对策一:由生产基地转向产业基地汽车产业基地则泛指产业规模大、产品结构较齐全、研发能力强、配套服务体系完善的产业聚集区域,其一大特点是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 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房有从企业战略发展和经营管理的角度谈到做强中国汽车产业时指出,汽车下游产业将成为中国汽车业未来的“蓝海”,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据科尔尼公司2003年对全球103家汽车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调查表明,2002年全球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投资现金回报率是9%,汽车营销服务业是10%,零部件零售业是13%,而整车制造业只有5%,可以看出,在市场成熟的状态下,整车制造业是一个高投入低回报的行业,而上下游业务的赢利性明显好于整车制造业。应大力开拓和培育汽车营销、汽车金融、汽车保险、汽车物流、汽车租赁、二手车交易市场,促进整车制造业与上下游产业协调发展,联动发展和共同发展。对策二:由资产经营转向资本运营 资本运营并不是要否定资产经营,而是要在资产经营的基础上,把本企业所拥有的各种社会资源、各种生产要素视为可以经营的价值资本,通过流动、收购、兼并、重组、参股、控股、转让和租赁等各种途径优化配置,进行有效营运以实现最大限度资本增值。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陈建国在谈到当前形势下进行产业调整的问题时强调,在产业调整的问题上,企业应该勇敢地早一些迈出这一步,不要等自己的资产变得一文不值的时候再退出这个领域,应该考虑得长远一些,既对地方经济负责,又对自己的企业职工负责。对策三:由经营产品转向经营品牌 品牌经营比产品经营更贴近消费者,更能满足消费者较高层次的需求。一件产品可以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但一个成功的品牌则是独一无二的。产品很快会过时落伍,而成功的品牌则是经久不衰的,正如陈年老酒,历久弥香,对消费者产生源源不断的吸引力。 经营品牌是不是意味着要放弃合资品牌,转向自主品牌。对此,广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给出了明确的回答,“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我们走了一条合资合作的路子,生产的产品主要是外方的品牌,向经营品牌跨越,不是要放弃合资品牌,转向自主品牌,而是要构建合资企业品牌和自有知识产权共同经营,协调发展的品牌经营体系。”对策四:打造知识产权共享同盟 经济全球化、技术全球化已经越来越激烈,但全球化并未给各国的企业提供一个分享知识的契机,而是加重了各个产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争夺。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汽车产业,就需要把尽可能多的成果申请为专利获得知识产权保护。国家知识产权局机械发明审查部部长王澄建议,行业内形成不同层面、不同范围的知识产权共享,减少重复投入的巨大浪费,相互交叉许可,形成共享同盟,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整个行业的生产成本,而且能大大增加我国汽车企业对外谈判的筹码。对策五:促进自主品牌汽车出口 汽车产品大规模出口,是汽车制造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汽车出口还处于起步的阶段,与汽车出口大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副司长周世杰呼吁,要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措施,扩大我国整车及零部件的出口,特别是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汽车出口,提高我国汽车工业总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从汽车生产大国迈向世界制造强国的目标。发展新能源时不我待

“哦,老天”!当环保部污染控制司副司长李新民点开一张拍摄内容为国内某城市灰霾天气的照片时,一位在会的女士发出一声惊叹。这张照片上城市的轮廓已经不大清晰,笼罩的是灰沉沉的污浊气体。 无论我们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天气,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我国的部分大中城市里,都出现过这样的区域性灰霾天气。 当越来越多的人拥有汽车的时候,汽车和环境、能源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成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关心的问题。 能源危机、环境变差让各大汽车企业开始将精力转向新能源领域,而这恰好也是中国汽车产业的一次新机会。 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及经济衰退的阴影下,将进一步加速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化。在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中国的节能和新能源汽车需要尽快从企业的试验室开上街头。新能源: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中国要想从汽车制造大国发展成为汽车产业强国,就必须在汽车产品的研发上取得突破。到2010年,主要汽车市场将形成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主的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高潮。未来10-20年,是全球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形成的关键机遇期。中国必须很好地把握住这个历史机遇。 在会议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经过十余年发展,我国已经缩小了与发达国家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研发方面的差距,中国汽车产业以此实现技术跨越的预期和可能性正在加大。我国有巨大的市场优势,推动以新能源汽车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可以在全球新一轮汽车产业调整中占得先机。 不过,产业化步伐较慢,持续研发投入不足,市场化机制不到位,而且,传统汽车某些技术相对落后等问题,将制约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获得更大发展。 在北京奥运会上示范运行之后,科技部、财政部和发改委等部门将加大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同时,在全国一些重点城市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 万钢表示,一直到“十二五”期间,我国都将继续对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示范运行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政府也将组织建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产业联盟,在此基础上形成可供国内企业共用的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技术平台,重点突破核心技术。同时,通过扩大示范运行范围,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运营积累经验。 同日,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陈建国也表示,国内企业应该联合在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上做工作,比如做出一两个包括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驱动电机和内燃机在内的动力模块。让参与企业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各自的PHEV。如果集中力量,我们一定能够研发生产出这样的动力模块来。电动汽车是实现超越的突破口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从未间断。今年,55辆纯电动锂电池汽车、25辆混合动力客车、75辆混合动力轿车和20辆燃料电池轿车组成的为“绿色奥运”服务的新能源车队是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次集体亮相。 作为这次示范运行的主要负责人,国家“十一五”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组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论坛中说,此次运行的新能源汽车没有出现任何故障,全都达到了最初的要求。这是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次重大实践。 要确立自己在汽车工业领域的强国地位,就必须寻找技术的突破口。在欧阳明高看来,在这场新能源竞赛的马拉松赛跑中,实现超越的这个突破口就是电动汽车。 “目前中国在电池技术水平方面有非常大的提高,而且中国在电池方面也投入了很多,这是中国的优势,尤其是铁锂电池,中国具有潜力。”他认为,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包括3个方面,分别是电池、电极和电控,其中关键点是电池。中国市场上已经有大量的电动自行车在行驶,这是很好的基础。追赶,做到追随阶段也不是难事,只是时间问题。但要实现超越,确立自己在汽车工业领域的强国地位,就必须寻找技术的突破口。在这场马拉松赛跑中,实现超越的这个突破口就是电动汽车。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