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汶川大地震救援中四大利器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1-12 18:34
人浏览
天灾给人类带来的损失触目惊心,目前人类虽然还不能控制天灾,但是在大灾过后,一系列高新技术却能帮助人们挽回更多的宝贵生命。与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相比,此次在汶川大地震之后出现了一系列高新设备。
“北斗一号”及时定位通信
地震发生的第三天上午,成都军区应急通信小分队搭乘直升机抵达震中汶川县城。这支小分队携带了卫星电话、电台,立即开设通信中心,恢复了汶川县城中断多时的通信。这就是“北斗”系统。也是“北斗”系统,5月15日传回汶川地震灾区的最新灾情和救援情况,传来大部分救援部队已经到达指定救援位置,在灾区各乡镇展开全面搜救的好消息。
“北斗”系统是中国独立建造的卫星定位系统,2003年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成功进入太空后,即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确保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中国也成为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建立完善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微型卫星地面站保障联络
5月15日晚6点,中国联通在四川地震严重的汶川县映秀镇开通VSAT地面卫星通信站,这是首家电信运营商在此开通移动通信业务。成都军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当日也向汶川县城空投手机设备,包括军用手机和联通CDMA手机,并在当地建设小型基站。至此,汶川县城与外界进行手机联络终成可能。
20世纪80年代初卫星通信中出现的甚小口径终端VSAT曾被喻为计算机领域中出现的微机,与一般的卫星地面站相比,可称为“微型地面站”。该技术20世纪90年代初才在中国开始运用。
生命探测仪探索生命的讯号
当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搜救现场画面一度聚焦在这个有着显示屏的双手可持的盒子时,生命探测仪揭开了神秘面纱。也正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仪器,在汶川地震中拯救了无数生命。
这次在汶川地震救援工作中应用的是三类生命探测仪:光学生命探测仪、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和声波生命探测仪。
光学生命探测仪俗称“蛇眼”,利用光反射进行生命探测。仪器前面有细小的探头,可深入极微小的缝隙探测,将信息传送回来。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则具有夜视功能,它的原理是通过感知温度差异来判断不同的目标,因此在黑暗中也可照常工作。更先进的声波生命探测仪能探寻微弱声音,即便被埋者被困在一块相当严实的大面积水泥楼板下,只要心脏还有微弱的颤动,探测仪也能感觉出来。
遥感飞机为汶川震区拍照
被誉为“空中科考队”的海军某飞行中队5月14日上午驾驶某型遥感飞机从北京起飞,在四川地震灾区上空累计飞行33小时,成功完成对5000平方公里灾区的遥感探测任务,对400平方公里灾区实施了精确拍摄,为抢险救灾提供了很多精确数据信息。
遥感飞机的航空侧视雷达从飞机侧方发射微波,在遇到目标后,其后向散射的返回脉冲在显示器上扫描成像,并记录在胶片上,产生雷达图像。目前,人们对地震震中汶川的灾情了解很少,而航空遥感飞机相当于数码相机,能够通过高空作业,对当地灾情进行连续实时拍摄。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