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手机拍照功能宣传过了头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1-12 21:06
人浏览
具有拍照功能的手机竟宣称是数码相机,难道其拍摄的照片能与数码相机媲美?近日,不少消费者向记者反映,一些手机厂商为了吸引消费者,将拍照手机标称为数码相机,但拍摄的照片质量却并不理想。对此,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影视制作推广办公室副主任刘晶雯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拍照手机所拍照片成像质量与同像素数码相机相比存在明显差距,标称数码相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消费者的选购决策。在当前阶段用手机拍照,其实追求的只是便利,拍照手机替代数码相机,还为时过早。
拍照功能成手机宣传卖点
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京城一些繁华路段的灯箱广告打出了许多手机广告,这些广告纷纷将“高像素”、“灵动捕捉”、“自动对焦”等作为卖点,吸引人们的眼球。有的手机广告甚至直接将其称之为数码相机,让不少消费者心动。
北京北四环中关村路段,记者看到某品牌拍照手机的灯箱广告用醒目的大字标注:“手机?相机?”广告明显突出了拍照手机的相机功能。与这个广告的遮遮掩掩相比,在北京西站附近另一品牌拍照手机的灯箱广告则是直击主题,“数码相机”、“自动对焦”、“捕捉高品质画面”等字样让人感觉这款拍照手机俨然就是一款数码相机。
记者在北京公主坟附近走访了迪信通等几家手机专业卖场后发现,一些品牌的拍照手机广告彩页上更是不遗余力地高调宣传。某品牌一款拍照手机直接宣称:“它是一台数码相机,500万像素照相机,卡尔蔡司光学镜头,先进的自动对焦功能,让您随时捕捉精彩画面。”另一品牌的拍照手机在宣传单上则标称“500万像素数码相机,专业的代言,拉近你与理想的距离”。
在北京丰台路口一家手机专业卖场中,记者看到,一些商家甚至在某品牌手机价签上标称:“32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记者向销售员询问:“手机为什么标成数码相机?”销售员称:“手机上装了专业的卡尔蔡司镜头,而且可以自动对焦,拍照效果和数码相机一样。”“手机的拍照效果究竟怎样?有没有打印出来的照片?”面对记者的追问,销售员语塞。
消费者质疑夸大宣传
手机厂商将拍照手机与数码相机相提并论,一些消费者却并不买账。
一位李先生向记者反映,他就是冲着一款手机所宣传的拍照功能才买的,可是这款自称“可以快速捕捉镜头的数码相机”的手机,拍出来的照片虚得很。他周围的朋友曾经购买过三四款具有拍照功能的手机,虽然这些手机大都宣称具备良好的拍照功能,有的甚至说成是数码相机,但是,拍摄效果无法与数码相机相比。李先生强调,有些500万像素手机在宣传单上标称“500万像素数码相机”,更容易使消费者误以为这款手机的拍摄效果等同于5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
像李先生一样,接连有三四位消费者向记者反映了类似的问题。这些消费者普遍认为,自从拍照手机面世以来,已从30万像素、100万像素、200万像素,发展到现今的500万像素甚至更高,但是,消费者从亲身体验到的实际拍摄效果来看,像素相同的拍照手机与数码相机相比,二者存在明显差距,这在一些用过这些手机的消费者中形成了一种共识。所以,500万像素手机在宣传单上标称“500万像素数码相机”可能对消费者产生误导。
对此,记者致电某知名手机品牌售后服务部门,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5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不能与5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比较,两者没有可比性。因为拍照手机与数码相机所使用的镜头、感光材料等不一样,所以拍摄效果肯定不一样。
对这位工作人员的解释,记者随即提出质疑:既然5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不能与5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做比较,为何还在宣传单上标称“500万像素数码相机”?这是不是自相矛盾?
这位工作人员无法自圆其说。随后给记者介绍了一位潘姓工作人员。潘先生致电记者,不同品牌的数码相机,由于采用技术、材料不同,即使像素相同拍摄效果也不同。目前,国家没有数码相机标准,数码相机也没有明确的定义。所以,潘先生认为,只要是能够拍摄数码相片的电子产品,就可称之为数码相机。5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标称“500万像素数码相机”,并无不妥之处,也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解,甚至是误导。
拍照手机不等同于数码相机
将拍照手机标称为数码相机在业内并非个别现象。那么,拍照手机究竟能否标称数码相机?二者之间是否有本质差别?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影视制作推广办公室副主任刘晶雯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从理论上来讲,拍照手机不应标称为数码相机。
首先,像素不一定就完全能够表示照片的品质。像素表示的是一个照片的大小,照片的质量其实取决于图像传感器,以及相机中一款转换光影为JPG文件的软件。因此,同样像素的数码相机和拍照手机由于设计结构的不同,其在成像质量上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
其次,虽然手机在便携性方面要超过普通的数码相机,但在功能和输出画质上,拍照手机还不能与数码相机相提并论。如手机拍照的响应速度很慢,往往摁了快门之后2秒钟,画面才会定格,而且存储速度也非常慢。
另外,很多手机厂商刻意模糊变焦功能。目前,市场上超过90%的手机都不具备光学变焦功能,而仅仅具有数码变焦,后者就相当于裁剪功能,输出画质比较差,一旦放大,图片的清晰度就会严重下降。而且,手机普遍没有配备光学防抖功能,在造型设计上,也没有针对拍照功能进行人体工程学处理,所以一旦室外光线不理想,快门速度变慢,拍摄出来的照片很容易变得模糊。除此之外,数码相机由于镜头相对更粗大,因而进光量和信息量也都非常大,对图像的信息还原要更好,而手机镜头受体积和成本限制,进光量都很小,并且往往没有广角,不支持智能化很高的脸部识别和笑脸快门功能,白平衡非常不准确,而且还没有情景模式。
拍照手机要走出宣传误区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二部有关人士向记者介绍,目前,我国数码相机标准尚未出台,因此,拍照手机能否标称数码相机,还难以从这一层面下定论。但是,这位人士表示,产品的分类要看其主要功能,拍照手机虽然具有拍照功能,但主要性能并非拍照。
记者多方咨询获悉,我国数码相机标准的出台目前看来还有一定难度。目前,有关数码相机的投诉纠纷屡见不鲜,我国数码相机的生产、测试、售后服务标准缺失是原因之一。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有关专家分析认为,目前,在规范数码相机市场这个问题上共有五方面的责任:政府的责任是加强监管,根据实际情况尽早出台数码相机的生产、测试、售后服务标准,让广大消费者的投诉都能有章可循;而像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这样的行业主管机构,则应努力做好政府、企业及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桥梁,督促行业自律,并尽量普及相关知识,让每个消费者都长出火眼金睛,能看透花花绿绿的广告宣传及云山雾罩的技术名称背后的真实情况,协助他们的维权之路能走得更顺畅;企业的责任更为重要,只有切实秉承诚信原则,珍视品牌形象,才能长远、成功地发展下去;第四是渠道的责任,现在各大数码卖场和电子城的导购人员缺乏良好、系统的培训,不能根据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为其选择最合适的数码产品,而销售提成的比例才是其推荐某一款产品的决定性因素。由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销售人员的推荐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最终的选购决策;最后,就是消费者自身的责任,消费者要理性消费,购买前多查询相关资料,特别是测试报告,如果有可能也咨询一下专家的意见。
规范数码相机市场需要政府、协会、企业、渠道商、消费者等各方携手并进,只有这样,才能构建理性、和谐的数码相机消费市场环境。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