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市场为何频现种菜赔 买菜贵怪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1-13 02:25
人浏览
摘要:一边是农村蔬菜收购价“跳水”,一边却是城市零售市场菜价“高企”。同样是在郑州,在城郊的中牟县芹菜跌至每斤0.1元仍然滞销的情况下,市区的一些超市,芹菜价格却仍在1元左右的高位运行。

  一边是农村蔬菜收购价“跳水”,一边却是城市零售市场菜价“高企”。最近一段时间,全国一些省市出现“种菜赔、买菜贵”迷局,这一怪象在“菜地”和“菜摊”的供应链两端同时出现,暴露出“流通强势、生产弱势”的困局,折射出一些地方“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还没有落到实处。

  ■为何种菜赔、买菜贵

  5分钱一斤的大白菜,8分钱一斤的卷心菜,一角钱一斤的芹菜……短短几个月里,一些省市部分品种蔬菜收购价如坐“过山车”一般大跌或滞销。

  在郑州市中牟县明山庙芹菜交易市场,菜农王丰阁告诉记者,去年芹菜价格同期能卖到每斤五六角,现在8分钱一斤都不好卖,每亩芹菜只能卖1000元左右,而不算人工,成本就高达2000元,菜农损失惨重。

  与王丰阁有相同遭遇的还有郑州市古荥镇菜农岳小晨。“莴笋每斤现在只能卖到0.12元左右,每亩地收入还不够成本。”他说。

  然而,同样是在郑州,在城郊的中牟县芹菜跌至每斤0.1元仍然滞销的情况下,市区的一些超市,芹菜价格却仍在1元左右的高位运行。从产地到零售市场,经过了短短30多公里的距离,芹菜的价格却涨了10倍。

  ■生产弱势 流通强势

  一些地方蔬菜出现“价跌卖难”现象,首先是因为种植面积扩大、结构失衡和集中上市。据中牟县农业局园艺站王肖峰介绍,由于去年行情好,今年全县芹菜种植面积近2万亩,增加了至少20%。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张庄村村主任岳百顺说,去年村里莴笋种植约200亩,今年种了300亩。

  不仅如此,“迷局”背后隐藏的更大症结是,从“菜地”到“餐桌”过程中,存在着“流通强势、生产弱势”的潜规则,高企的物流成本、中间环节多且层层加价、销售成本上涨、农超对接困难等,共同导演了“种菜赔、买菜贵”的怪象。

  从河南南阳到中牟收购蔬菜的张义民告诉记者,两地往返580公里,去年油耗成本约为每公里1.1元,今年上涨40%至50%,油钱加上过桥费和两个司机工资,每趟运输成本至少1200元,但是菜商雇他拉一趟蔬菜只给1300元,因此“许多人都不干或转行了”。

  ■谁在推高菜价

  商务部市场运行调控专家、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洪涛认为,由于我国蔬菜流通体系尚未健全,流通环节过多,并且层层加价,这就导致市民吃“高价菜”现象的发生。在中间商的支配下,这种产销两地近乎“断裂”的现状,便造成了菜价下跌大部分由菜农承担,而菜价上涨则转嫁给市民的怪象。

  洪涛介绍说,蔬菜流通要经过产地收购商—产地批发商—销售地批发商—终端零售商等渠道,收取的费用包括代办费、运输费、摊位费、过磅费、门槛费等10余种,而这些费用最终将由农户和市民承担。如山东的圆白菜收购价为0.07元/斤,经过流通环节的层层加价,运到北京后的销售价就攀升至1.5元/斤。

  山东省蔬菜协会秘书长孙继祥说,蔬菜从田间地头到超市这中间有多个中间环节,每一层环节都加价不少,这也是导致蔬菜价格到消费者手中过高的原因。

  ■“市长负责制”不是口号

  记者调研发现,打破“种菜赔、买菜贵”的怪圈,对各级政府调控能力是个考验,需要多管齐下,让“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真正硬起来。

  河南省农业厅经济作物推广站陈彦峰认为,从源头看,多数菜农依赖上年度产销基本面的生产决策极易导致盲目扩种,而以散户为主的蔬菜种植模式,要准确统计供给信息很困难,应通过土地流转扶持蔬菜合作组织,实行规模经营,从源头实现供需信息对接,增强菜农定价的话语权。

  同是芹菜种植户的中牟县官渡镇菜农王艳兴说:“我加入的菜农合作社与城市超市建立长期供菜合同,确定各家种什么、种多少,家里一亩芹菜4月前就销售完了,每斤卖价接近1元钱。”

  一些干部同时认为,应完善菜价调控的财政金融手段,建立长效的蔬菜价格保障机制。郑州市委书记连维良认为,要重点研究利用财政、金融资金完善“蔬菜收购保护价”机制和建立蔬菜生产的政策性保险基金,有效化解蔬菜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针对流通环节的问题,有关专家建议,政府除继续落实“绿色通道”优惠外,应通过建立城市蔬菜直销点、税费减免等措施来缓解蔬菜流通负担,特别是出台政策扶持物流企业参与到初级农产品运输中来,通过专业化、集约化经营降低物流成本。

  ■文/新华社记者 邓卫华、李鹏、刘元旭、姜刚

  原因分析

  蔬菜收购价为何暴跌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安玉发认为,我国蔬菜的周期性特征明显,收获与种植存在滞后期,而政府没有及时引导,市场信息不通畅,直接导致此次菜农遭遇菜价暴跌。去年蔬菜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很多菜农上涨预期强烈,存在“跟风”种植倾向,一旦下一季集中上市时,必将引起价格的大幅下跌。

  安玉发说,遭遇“卖菜难”的另一个原因在于部分菜农存在惜售心理。根据对陕西云阳蔬菜市场的调研,圆白菜在一个月内经历了过山车式的价格暴跌。4月上旬,当地圆白菜单价为1元/斤,而到了中旬跌至0.6元/斤,目前价格仅为0.08元/斤。而圆白菜其实在4月初就可以上市,但菜农观望待涨心理明显。他建议产地种植户能够找准时机,及时准确出击,以免造成市场崩盘现象。

  ■文/新华社记者 姜刚

  ■零售商:

  售价1.5元

  (以50公斤为例)

  成本价:每公斤

  0.74-0.96元

  利润:一天平均

  30元

  ■批发商:

  售价0.4元

  (以7吨为例,售卖两日计算)

  收购价:

  每公斤0.2元

  成本价:[page]

  每公斤0.31元

  利润:200元

  风险:两日未卖出,蔬菜质量会下降

  ■菜农:

  成本价0.27元

  (以5亩地为例,产量40吨)

  成本价:10910元

  风险:从菜成熟到10日后,如仍未售出,菜将全部烂掉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