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多个知名品牌卫生巾被仿冒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5-22 16:50
人浏览

  核心提示:台州仙居法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决邓**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10万元、赵**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9万元。其余5名人员,分别判处1年至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我知道这些卫生巾是假的,但这个生意利润高,我没多想就去做了”。3月12日,台州仙居法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决邓**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10万元、赵**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9万元。其余5名人员,分别判处1年至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假冒的知名品牌

  来自同一源头

  2012年4月初,仙居县下各镇的一些女性在购买小商店、小超市的卫生巾,并拿来使用后,身体出现不适症状,而这些卫生巾上,标注的却是“护*宝”、“*菲”、“**空间”等知名品牌。

  公安机关向群众了解后得知,这些卫生巾都来自同一个源头,均是一辆外地牌照的小面包车上门兜售。

  同年4月20日,公安机关抓获了4名再次上门推销的售假者,并当场查获假冒的“护*宝”等卫生巾共计3000余包。

  经过顺藤摸瓜,一起涉及浙江、湖南、江西等17个省,集生产、运输、销售于一体,整个案件涉案金额高达1.5亿元的假冒名牌卫生巾大案,浮出了水面。

  经查明,这些卫生巾是在简陋老式仓库里,利用简易的封口机,将卫生巾片料装进品牌包装袋,这样劣质的普通卫生巾,摇身一变,就成了名牌产品。

  冒牌商品

  侵犯了注册商标专用权

  2009年9月至2011年年底,江西妇女邓**以110元每箱的价格,向湖南男子赵**购进假冒注册商标的卫生巾销售。

  2012年3月份开始,邓**又以75元每箱的价格,向另外的上家进货,除了自己销售外,并以100元每箱的价格,批发给下线销售。

  见有利可图,邓**的亲戚朋友王*、张*等5名江西人也加入了销售行列。邓**等团伙成员两人或四人一组,一人负责开车,其他人负责推销,租用小面包车上门销售,主要销往农村和城郊接合部的小超市、小商店,当然价格比正规渠道便宜了许多。

  截至被抓获时,邓**累计销售了5000多箱假冒商标的卫生巾,销售额50余万元,获利20余万元。

  而赵**销售的假冒“护*宝”、“*菲”、“**空间”等注册商标的卫生巾也有3000多箱,销售金额达37万元。

  经鉴定,邓**等人销售的“护*宝”、“*菲”、“**空间”等卫生巾,均为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侵犯了注册商标专用权。

  法院审理后认为,邓**、赵**等人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而销售,金额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根据各人的犯罪情节,遂作出上述判决。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