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数码相机成像质量问题突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5-05 03:19
人浏览
本报讯(记者吕 勇)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投诉网近日发布了2008年度第一季度数码相机投诉统计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08年1月1日至3月31日,该投诉网共受理数码相机投诉224宗,其中有效投诉为218宗。与去年同期相比,投诉量增加了7个百分点,比2007年第4季度增加了45个百分点。
据统计,数码相机投诉较为集中的问题:一是成像质量差,此类问题占数码相机总投诉量的35.45%,其中某相机品牌I系列出现曝光过度以及横纹问题,从而导致成像质量差。二是屏幕显示异常。屏幕显示异常包括可能由于CCD或者LCD的问题而引起的黑屏、花屏以及白屏等问题,此类问题的投诉占数码相机总投诉量的17.27%。三是镜头问题,主要是镜头伸缩异常,大部分投诉来源于某品牌V系列相机,该系列相机投诉量大、投诉人诉求比较强烈,此类问题投诉占数码相机总投诉的10.91%。四是经销商价格欺诈,商家的价格欺诈主要集中在北京中关村的IT卖场。消费者去购买数码产品之前,一般会收集相关机型的资料,对自己已定品牌型号的价格、性能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但到了实际购买时,一些商家销售人员会极力推荐另外一款性价比“更好”的机型,在对方极力推荐下,消费者往往会买下对方推荐机型,实际上该款机型价格比市场价格要高出很多。此类问题投诉占数码相机总投诉量10.45%。五是售后服务问题。主要包括维修时间过长、维修费用过高以及维修人员和热线人员服务态度差等问题,此类问题投诉占数码相机总投诉量的14.09%。
投诉统计情况显示,数码相机消费者在投诉维权过程中面临不少困惑。首先是举证不力。部分消费者在平时保养、维修时不注意收集相关票据,待到需要举证时才发现缺乏有力的证据,给自己的维权带来很大难度。其次是问题相机缺乏权威认定。消费者在相机遇到黑屏、花屏以及镜头等问题,特别是一些像素达不到预期标准的问题,往往找厂商投诉,厂商则认为这些问题不是产品质量问题,由于目前国内相机权威检测机构很少,而且检测费用较高,消费者维权时往往缺乏权威的检测报告,最终无法获得满意结果。第三是维修费用过高。数码产品更新换代很快,但一旦出现类似主板等核心元件损坏问题,其维修费用相当于购买一台新机器的费用。数码相机投诉统计反映的问题,说明数码相机生产厂商在售后服务和产品品质保障方面还需要大力改进和提升。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