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假冒伪劣商品如何起诉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7-15 14:34
人浏览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定义,假冒产品是指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从而使客户、消费者误以为该产品就是正版的产品。伪劣产品是指质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产品。具体的假冒伪劣商品如何起诉,就跟随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假冒伪劣商品如何起诉

  买到假冒伪劣商品起诉流程:当事人可通过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维权,请求法院判令对方承担相应的给付责任。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

  法律依据为:《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

  假冒伪劣产品罪这个罪名并不存在,我国刑法只规定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行为人一般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其表现为在生产领域内有意制造伪劣产品。在销售领域内分两种情况:一是在销售产品中故意掺杂、掺假;二是明知是伪劣产品而售卖。

  本罪表现为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违反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一般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以及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关于产品质量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有关行业标准规则等。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三、假冒伪劣产品怎么举报

  1、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可以直接拨打12315举报。拨通12315电话投诉或举报,请按工作人员的提示回答问题,如实说出投诉的事实、理由及投诉请求,并说出自己百的姓名、地址、度电话号码或其他联系方式和被申诉方的名称、地址、电话。

  2、向当地质监部门举报或投诉,流通领域发现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向当地工商部门举报或投诉。向其提供对方售假的证据即可,如发票和官方鉴定结果等材料。

  假冒伪劣产品的表现形式有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牌产品标志、免检标志等质量标志和许可证标志的;伪造或者使用的虚假的产地的;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的;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等。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假冒伪劣商品如何起诉的解答,如果您还有疑问,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