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揭开“电码防伪”这层纸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5-06 00:40
人浏览

  电码防伪查询率不到千分之五

  “这里是防伪中心,请输入20位密码……”

  在你购买的商品上,可能就有防伪电码和查询电话,但你打过吗?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后,记者通过网络和街头采访发现,在接受调查的42人中,都认可电码防伪是杜绝假冒伪劣的重要技术手段,其中有37人购买过贴有电码防伪标识的商品,商品的种类包括日用品、纺织品、电器、IT产品,但仅有5人拨打过电话,核实了商品的真伪,仅占接受调查者的10%。

  比记者调查的数据更加准确的是国家有关部门的抽样调查,作为防止假冒伪劣的一种手段,目前电码防伪的查询率不到千分之五!

  昨天,记者采访了位于南京市珠江路上的星辰科技推广公司的陈晓峰经理,他以前就是一个冠以“中国”的电码防伪系统的代理商。

  据他介绍,电码防伪的基本原理是:每件产品都有一组唯一的编码,被涂层封住,贴在产品或包装上。消费者购买后,可以拨打全国统一的防伪查询电话,对编码进行查询。如编码已经被查询过,则商品被认定为假货,如系第一次查询,则被认定为真货。自从推出电码防伪系统后,大大地遏止了对名牌商品的批量伪造,为打假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现在,因为电码防伪的查询率太低,基本上成了摆设!”据其介绍,他代理的电码防伪系统,在华东地区效果不错,然而在系统内部的统计中,有些销量很大的产品查询率连千分之二都没有。

  据了解,目前推广电码防伪系统的有很多冠以“中国”的各类协会、各级防伪中心以及数量繁多的防伪公司,它们提供的查询电话多数是“800”免费电话,在减轻消费者负担的同时,却又因为乡镇、村庄等地区尚未开通800免费电话,手提电话也无法查询800电话,造成消费者想查询也无处可查,这就是查询率偏低的重要原因。

  记者在新街口的调查中,江苏海外集团的胡小姐还认为,电码防伪也有不合理的地方,不符合消费习惯。“买东西你又不可能先查后买。只有刮开密码上面的涂层,才能查询,然而,商家就认为破坏了产品的外包装,你又不得不买。再说都贴着电码防伪,必然是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

  陈晓峰在做了几年的代理商后,也发现了其中的门道。他介绍说,因为“800”是免费电话,收费标准为:市内0.2元/1分钟,外地为0.07元/6秒,这一费用由电码防伪公司承担。通常消费者查询一次的时间在100秒左右,则每查询一次产品的真假,电码防伪公司需要付出的费用是:市内0.4元,市以外是:100秒×0.07元/6秒=1.17元。这一费用由电码防伪公司承担。“如果商品的查询率超过一个门槛,防伪公司就无力负担电话费,电码防伪公司只有采取人为方法阻挡查询,使消费者无法查询,来扩大自己的利润。而这个门槛其实很低,这也是查询率不到千分之五的原因之一。”

  电码防伪可被破解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林林总总的商品中,贴着电码防伪标识的实在是太多了,大到家用电器、电子产品,小到一支笔芯、一块电池。但是,贴着电码防伪标识的都是真品吗?

  “因为电码防伪的查询率过低,造成绝大部分的防伪密码没有被验证过。这样就给一些不良商家钻了空子!”

  记者分别在南京市中央商场和金盛批发市场各购买了一支派克牌宝珠笔笔芯,2支笔芯的包装上都贴着由上海质检防伪中心提供的电码防伪标识,记者刮开涂层,看到了15位分成4组的数字,中央商场的密码是“6521 7765 3348 248”,金盛的密码是“1293 6532 8153 994”,2组数字也看不出规律来。为验明真假,记者拨打了上面提供的“800”免费电话以后,电码防伪系统告诉记者,金盛购买的笔芯“所查询的商品不存在”,而在中央商场购买的则是真货。

  事实上,金盛购买的那支笔芯的防伪密码就是造假者自己瞎编的,可以说造假水平实在是低,很容易被识破。据记者了解,目前已经发现了针对电码防伪的假冒商品,其制造者或者回收已用过商品的未查询编码,或者与有关部门或人员勾结,盗取厂家编码数据,即都是使用真码,而不是自编假码。这样的电码防伪反而成了假冒伪劣产品的伪装。

  记者与多家提供电码防伪系统的公司取得了联系,北京一家公司的业务员王先生告诉记者:“只要你提供营业执照和注册商标,就能购买电码防伪标识,量大优惠!”记者在采访中还得知,目前在华东沿海地区,一些乡镇就存在很多地下的防伪标识的生产厂家,“只要你出得起钱,真电码防伪都能给你搞来!”

  去年底,沈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端掉了一个当地最大的假酒窝点,现场查获近千箱假名牌白酒及大批制假工具和原料。查获的包装完好的五粮液空瓶上,防伪标识也是完整的。打假人员抠掉防伪标识的涂层,拨打电话后,再输入防伪涂层下的一组数字,结果,“防伪电话”告诉竟然说假五粮液包装上的那组数字是“真的”。这一结果让在场的稽查人员都十分吃惊。打假人员分析后认为,可能是制假者提供了一个假的防伪电话,试图迷惑消费者。

  事实上,现在个人都可以“DIY”一套电码防伪系统:一台配置为PⅡ以上CPU、不低于64M内存、WINDOWS9X、WINDOWS2000、WINDOWSXP操作系统平台的电脑,一条电话线,一个调制解调器,再从网上下载一套电码防伪查询系统的软件,不超过5000元,就可以在自己家里实现用户呼入电话,输入产品查询密码,实时得到该产品是否伪造等信息。

  据悉,全国IT市场上,就有一大批来自地下黑工厂的MP3、显卡甚至主机板,都贴着电码防伪标识的伪装,而这些电码防伪系统就是不良商家自己做出来的,以迷惑消费者。

  假货也有防伪系统

  一个贴有电码防伪标识的皮尔·卡丹的皮包,和一个没有电码防伪标签的皮尔·卡丹的皮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世界就是这么奇妙,没有电码防伪标签的皮尔·卡丹的皮包不一定能判断出真假,而贴有电码防伪标签的皮尔·卡丹的皮包,却是百分之百的假冒产品,这就是一家法国皮尔·卡丹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杰作。

  这一家法国皮尔·卡丹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并未取得真正的皮尔·卡丹公司的授权,他们真正的商标却是“Rpinaika”。记者联系上法国皮尔·卡丹公司北京代表处,一位施小姐说:“法国皮尔·卡丹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则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而且,皮尔·卡丹的正主,只是授权商标的使用权,因而没有采用电码防伪系统。[page]

  这家法国皮尔·卡丹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韦小姐称,该公司是法国皮尔·卡丹的中国总代理商,她对记者解释说:“法国皮尔·卡丹的注册商标为‘Rpinaika’,‘Pierre Cardin’只是‘皮尔·卡丹’这个词的英文写法,但并不是法国皮尔·卡丹的商标。”更加离谱的是,这个法国皮尔·卡丹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还在网站上郑重宣称: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法国皮尔·卡丹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一直深受假冒产品的困扰。为维护自身和消费者的利益,我们将不断加大打击假冒产品的力度。2004年,法国皮尔·卡丹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推出防伪查询系统,并率先在皮具产品上应用。“该公司所采用的就是电码防伪系统,并提供了一个”800“免费电话。一切都像那么回事,应了那句”假作真时真亦假“。

  据悉,作为一种防伪手段,目前并没有一个国家统一的规范。目前,我国除了中国防伪协会、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等“国”字号提供电码防伪服务外,还有大大小小无数的防伪公司在市场中竞争,然而主管部门却因自身也是运动员,做起裁判就不那么理直气壮,因而导致数码防伪市场的混乱局面,也为假冒伪劣产品的混水摸鱼创造了机会。

  江苏法制报·明磊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