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北京常住人口3成非京籍 专家建言降人口迁入门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1-15 02:46
人浏览

  目前,北京常住人口中有30%左右是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流动人口子女在京就读义务教育人数达到40万人以上。

  专家称北京人口未达极限

  昨天,由北京市人口计生委举办的2009首都人口与发展论坛向政府建言,尽管《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确定了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1800万人左右,但考虑到影响城市人口聚集的多方面因素及其不确定性,以及对城市实际发展速度的动态监测,目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基础设施等相关指标,应按照2000万人的容纳量预留。

  中国社科院城市中心牛凤瑞教授在大会主题发言中说,北京人口规模尚未达到极限。科技进步和城市发展路径的调整,可以大大缓解北京的资源和环境矛盾,而过高估计人口的压力,强化人口的行政限制,不利于北京提升城市竞争力。

  专家建言,应逐步降低北京人口迁入的行政管制门槛,更多地发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作用,推动人口合理流动。

  “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对均衡才应是北京人口迁入政策的方向”,牛凤瑞说,一个城市的存在与发展,不仅需要有高素质人才,而且离不开普通劳动者。

  6个区聚集半数外来人口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杜立群教授则在其《首都城乡规划与人口发展》的专题报告中介绍,目前,北京市外来人口聚集区主要涉及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昌平、大兴等6个区81个乡镇,大约3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约50%的外来人口聚集在这一地区,在这些城乡接合部地区,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比例大都接近1:1,有些地区,外来人口甚至是本地人口的几倍到几十倍。据统计,北京市外来人口的聚集村点目前已达到183个,其中聚集万人以上的有82个。

  面对城乡接合部地区的复杂情况,专家建议,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应把外来人口的引导调控作为重点,采取个案处理的方式,比如已经试点改革的海淀北坞村和朝阳区大望京村,通过调整规划和制定具体的配套实施政策,探索促进城乡接合部更好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机制。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