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故意损毁文物罪刑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5-22 23:04
人浏览

  核心内容:故意损毁文物罪,是指违反文物保护法规,明知是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而予以故意损毁的行为。其损毁对象指的是哪些?如何认定故意损毁文物罪?故意损毁文物罪的刑罚处罚是怎样的?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一、故意损毁文物罪的认定:

  故意损毁文物罪,是指违反文物保护法规,明知是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而予以故意损毁的行为。

  1、损毁的对象必须是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包括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

  2、主观方面是故意,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毁损的是文物或者可能是文物,不要求对文物的种类、级别具有明确的认识。

  二、故意损毁文物罪刑罚标准:

  第三百二十四条第一款 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