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两年命案全侦破的背后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12 15:13
人浏览

  新华报业网讯 近年来,我市警方调优命案侦破机制、调高命案侦破目标,狠抓技术破案、情报破案、基础破案、协作破案,创造了两年“现行命案全破”的纪录。2008年45起命案全破,2009年至今共发命案43起,破43起,破案率为100%。

  调优机制,全力实施攻坚

  我市警方把“命案必破”作为不懈追求的目标和最高命题,成立副市长、公安局长刘亚军任组长,多警种、多部门协同作战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市公安局规定:年内发生命案7起以上,年内现行命案破案率达不到85%的单位,取消当年全国、全省先进和江苏省县级公安机关工作绩效考评优胜单位的参评资格;年内现行命案破案率达不到90%的,且未破获1起命案积案,未追回1名命案逃犯的,县、分局主要领导到市局说明情况。各级公安机关和领导也将杀人案件侦破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作为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树立公安形象的首要任务来抓。

  去年,我市警方在全省率先出台《宿迁市公安局侦破命案工作机制》,明确命案侦破工作的组织领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只要发生现行命案,市公安局分管局长、刑警支队长,发案地局长、分管副局长、刑警大队长、派出所长及刑侦专家、行家立即赶赴现场,靠前指挥,一线督战,共同分析案情,部署侦查措施,组织精干警力,全力以赴攻坚;一旦发生杀人分尸、杀死两人以上等有影响的杀人案件,市公安局局长在第一时间赶至现场督战指挥。实践证明,领导的身先士卒,既减少了层层汇报、逐级请示等中间环节,又可迅速集中优势警力,调集各部门、各警种积极参与命案侦破,同时激发了参战民警的斗志,树立必破命案的信心。

  全市公安机关还建立命案侦破一长双责制、命案警情整体联动机制、命案信息网上传输上报机制、跨区域串并案件侦查机制、重大案件挂牌督办机制、奖惩考核和责任倒查机制等七项工作机制,从领导盯案、挂牌督办、快速反应、信息导侦、警种协作、专家会诊、后援保障和奖惩激励等方面详细完善,规范了杀人案件的侦查工作,为命案必破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在命案侦破专项行动中,市委、市政府以及上级公安机关领导多次对参战民警给予表彰鼓励。今年6月3日,市委书记张新实在《泗阳县“2007.1.11”银信珠宝店抢劫杀人案告破》专报信息上批示:“很好。祝贺泗阳警方破获此案。一举卸掉压在我们心头几年的郁闷之石,为民除了害,也保卫了人民的安全和利益。请市局给予表扬和嘉奖。”

  整体联动,打造铜墙铁壁

  侦破命案是整个公安机关的重要任务,离不开各警种之间的紧密协作。全市公安机关把各警种、各部门置于命案侦破的全盘中,使每个警种在命案侦破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承担相应的职责,同时拟定快速处置现行重大案件预案中,明确整体联动工作模式。一旦接报命案,指挥中心要迅速发布警情命令,交巡警、治安等部门要闻警而动,直接派员与侦技人员赶赴现场开展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动员全警,设卡、排查,开展工作。

  对发生的现行杀人案件坚持快速反应,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获取第一手的资料和最有价值的痕迹物证,以最快的速度调集优势警力开展侦查工作,果断采取侦查措施,力争以最短的时间夺取战果。为此,该局专门制订了快速处置现行重大案件预案,对命案发生后,如何快速反应提出具体要求。

  建国六十年国庆期间,全市刑侦民警放弃假日团聚机会,紧盯刑事警情,快侦快破重大刑事案件,先后抓获杨某等12名命案涉案嫌疑人,国庆期间三起命案全部成功告破。

  打击犯罪不光要有锐利的剑,还要有坚固的盾,让犯罪分子不敢来宿迁作案,作案不敢作大案,作案后难以逃脱。2008年以来,市局深入研究大交通格局给治安形势带来的新变化,确立建设“设防城市”的理念。所谓设防城市,就是对治安防控体系中各要素进行优化整合、科学布局,以情报信息为先导,对防控工作各个环节统筹协调,整体运作,打击、防范、控制同步,达到防得牢、控得严、抓得住的工作目标。

  我市警方既有数字化设防,又有实体化设防,构筑四道堵控圈:以查报卡口队伍和专业侦控队为第一道防范圈,以城区出入口查报站、高速公路出口为第二道防范圈,以省、市际卡口为第三道防范圈,以宿迁周边城市协作防范网为第四道防范圈的“四圈”堵控防范网,共部署21个查报站、15个卡口,确保一旦发生命案或紧急情况,能够快速反应,层层堵控,令犯罪嫌疑人插翅难逃。

  信息运用,磨快破案“尖刀”

  我市警方在实战中体会到,信息化技术是侦查破案的“尖刀“。近几年来,市公安局党委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打击犯罪第一战斗力的论断,将科技强侦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组织领导、资金投入、人才建设方面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有力的支持。

  市公安局先后投入500余万元,购置了DNA自动测序仪、扩增仪、自动化工作站、平板离心机等大型设备,用于加强刑事科学研究所的装备建设、升级和维护;在全市建立DNA数据库采样网点,开展DNA建库工作,收集数据已达30000余份。市局刑科所设有法医检验、DNA检验、理化检验、心理测试等10个专业。 为进一步加强检验鉴定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根据形势发展的变化和刑侦工作的发展需要,以刑事科学技术室等级创建为载体,提升县级公安机关刑侦部门现代化手段建设。2008年12月28日市公安局物证鉴定所在全省率先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现场评审,标志着全市刑事技术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在获取线索、鉴别证据、确定嫌疑等多方面提供可靠依据,在多起命案的侦破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近年来破获的命案中,有四分之一以上案件是通过科技手段侦破的,标志着刑事技术在侦破命案中的支撑作用有了明显提升。

  现场必勘,抢争破案先机

  人命关天,来不得半点马虎。命案就是命令,现场就是考场。要实现“命案必破”首先要做到“现场必勘”,积极抢争破案先机。

  现场勘查是侦查工作的第一道工序,是获取证据、揭露犯罪的重要源头。没有这个源头,就没有案件性质的科学判定,就没有侦查方向、范围和嫌疑人脸谱的科学划定,就没有侦查措施的科学设定。对命案现场要进行封闭,反复勘查,反复研究。实践证明,即使犯罪分子具有较强的反侦查伎俩,其在作案时仍然会留下痕迹物证,关键是能否捕捉到。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现场勘查水平就有什么样的破案水平。为提高命案现场勘查的精细度,市公安局明确规定,由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刑事技术力量共同勘查现场,联合确定案件性质,确保了命案定性的万无一失。[page]

  如何让刑侦这把尖刀更加锋利,一支过硬的队伍是关键。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有8名。在全省侦查工作“111”工程中,多人次被评定为行家,多人次被评为破案能手。

  建设一支正规化、专业化的刑侦队伍,是提升命案侦破能力的根本保证,也是打造破案攻坚品牌的核心所在。市局全面实施人才强侦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完善适合公安工作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不断发展壮大刑事侦查人才队伍,并不断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侦查人员的活力,提高工作能力,增进工作效率。

  在打造刑侦科技队伍方面,一方面坚持广泛引进人才,积极充实科技队伍,近三年来,从刑警学院和各大院校引进法医等技术人才12名。另一方面加强对科技人员的培养和训练,举办业务培训班九期,受训人员达420余人次;选送业务骨干到上级业务部门和专业院校进修学习35人次;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练兵计划,强化检查考核,提高在岗人员科技素质。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