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湖北黄石“模具钢女王”涉嫌诈骗2800万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14 14:09
人浏览

  以开模具钢公司出现资金缺口为由,许以每月2分至12分不等的高息。今年61岁的(湖北)黄石“模具钢女王”李芬(化名),从1997年开始,四处借钱融资,几年下来借款高达4700余万元。高利贷利滚利,巨大的压力将李芬压得喘不过气来,她只能不断借钱,拆东墙补西墙。无奈之下,她铤而走险,用克隆的银行承兑汇票进行诈骗,将诈骗所得用于偿还高利贷。

  今年5月,东窗事发时,这名黄石模具钢行业曾经的女强人,尚有2800万元的借款无法归还。

  科长下海成行业强人

  出生于1950年的李芬,是原黄石锅厂的职工,李芬个人能力很强,先搞锅模具,后搞销售,还当上了锅厂的供销科长。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因为一万多元的经济问题,李芬下海做起了生意。

  1994年,能说会道的李芬成立了一个物资有限公司,开始在模具钢界大显身手。

  1999年,李芬在黄石西塞区石磊山村成立了一个锻造厂,当时生意十分红火,据其当年的同事讲,每年有100多万的利润。在黄石模具钢行业里,李芬当时几乎无人不晓。

  2004年4月,李芬和3个合伙人又注资135万元,在英山县成立了一个模具钢有限公司,利用张家嘴水库的廉价水电继续从事模具钢生产。李芬为法人代表,占有85%股份。2005年,李芬又在黄石成立了一家工贸有限公司。2006年12月,李芬以招商引资的名义在大冶灵成工业园征地建厂,成立了一家模具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号称注册资本500万元,由其儿子张某任法人代表,但实际是其亲自操作。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优秀的模具钢民营企业家,如今却成为阶下囚,而且身负数千万债务,涉嫌集资诈骗、票据诈骗、合同诈骗、虚报注册资本诈骗等多项违法行为。

  高息融资4700余万

  李芬的事业看似一帆风顺,其实早已暗藏危机。危机的导火索,就是她许以高息,从民间进行融资。

  办案民警介绍,2005年以来,李芬的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而李芬在大冶某工业园内投资的公司,土地款、厂房和主要设备都是他人垫资或赊购的,该公司至案发时尚未投产。

  为了扭转亏损的局面,1997年至2011年间,能说会道的李芬便以在英山、大冶办模具钢公司投资前景好,利润高,暂时需要生产流动资金或入股、合伙投资为由,以借款有高息回报(月利息2分至12分)为诱饵,疯狂地从民间融资。

  李芬先后骗取袁某、蔡某等50余人的信任,骗取了3000余万元。李芬还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多次重复抵押的手段从银行、担保公司等处骗取货款,累计非法集资诈骗4700余万元。

  民警介绍,每次借款,李芬都写有借条或者签有合同。刚开始时,她很快将利息还给借款人,取得借款人的充分信任。到案发时为止,除用于归还他人本息1500万元资金,尚有2800万元无法归还。

  骗得巨款后,李芬除了将极小部分资金用于投资办厂以外,将骗取的大量现金用于支付高额利息、部分挥霍、购买汽车和房屋等,使借款无法归还受害人。

  公务员挪用公款放贷

  在这起特大集资诈骗案中,债权人包括公务员、个体老板、离退休干部以及亲朋好友。每个人借给李芬的钱,都在10万元以上,其中借款额达100万元的,就有14人,她甚至还向儿子前妻的娘家借了近100万元。

  2007年4月30日,李芬以公司缺周转资金为由,向受害人周某借款30万元,约定借期3年,到期后还款60万元。在此期间,李芬又以月息3分的方式向周某借款70万元。这70万元竟是周某以月息2分的方式向戴某、胡某等人借款60万元,另10万元则是以自己的住房作抵押贷款。

  为了追求李芬许诺的高息,有的借款人拿自己的房子作了抵押,有的借款人将亲人的工伤伤残补助金用来放贷。某单位的一名公务员,甚至挪用单位20万元公款,借给李芬以收取高额利息,致其血本无归。

  2004年至2006年期间,李芬先后三次以月息3分返利为诱饵,向时任某银行支行行长的刘某借款75万元,前期共支付了部分利息50余万元。2009年,李芬开始停止还本付息。刘某不停追讨。2011年4月,李芬又向其借来了29万元去购买假承兑汇票,在将假承兑汇票转让给某工贸公司后,李芬逼刘某归还了所得的169万元。案发后,刘某退给公安机关30万元。

  无钱还债行票据诈骗

  借来的巨额高利贷,就像一座大山压在李芬身上,而且利息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多。李芬只能将借来的钱,拆东墙补西墙,可是窟窿还是越来越大。

  今年5月7日,黄石某公司的柯某惊慌失措地向警方报案,称今年4月至5月期间,李芬先后拿3张票面金额合计为816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付款人在汇票上签章承诺在汇票到期时承担付款义务)到其公司贴现,柯女士以公司名义支付给李芬670万元,赚取差价。5月6日,当柯某持其中的一张票面金额为296万元的承兑汇票,到黄石某银行办理贴现时,被告知汇票是假的,她连忙报警。

  案情重大,黄石市公安局副局长薛四清立即组织干警成立专班。专班民警迅速赶赴承兑汇票出票地和开户行河南漯河、山东菏泽调查,发现李芬转给柯某的3张承兑汇票,全部为伪造或变造的克隆票,民警迅速将李芬刑拘。

  李芬交代,今年4月至5月间,她先后5次向温州人黄明(化名)支付106万元,以低价买进假银行承兑汇票,将假汇票拿到黄石的银行贴现或向有关公司转让,所得赃款1120.72万元用于偿还债务。李芬还用另外2张假汇票,先后骗了290万元、207万元。

  今年6月11日,民警获悉线索,迅速赶往河南漯河,将犯罪嫌疑人黄明等人抓获归案。

  至此,黄石建市以来最大的票据诈骗案告破。目前,李芬已被执行逮捕,法院已查封了其厂房、房产及其汽车。

  延伸阅读:诈骗罪 量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