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庭前和解:解开矛盾千千结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15 08:01
人浏览

  “詹红荔同志作为一名普通法官,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到少年审判工作的始终,教育、感化、挽救了一大批失足少年,并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出了“三三九不工作法”,这一切动力的来源,不仅仅在于她对司法事业的强烈责任,更在于她有着一颗炽热的为民真心。”在一次“学习詹红荔精神”的会议上,江苏省无锡滨湖区人民法院刑事条线分管院长唐锡铭如是说。

  的确,法律的本质不是一种条文,是一种精神,而真正体现这种精神的却是每一个执法者。近些年来,滨湖法院刑事审判条线不断探索,积极开展刑事案件“庭前和解”工作,努力寻求法理与人情的平衡点,为当事双方达成案结事了人和画上圆满句号。

  一时义气,亡命天涯三年

  小虎(化名)今年25岁,自幼跟随父母从安徽来锡打工,初中毕业后,小虎就开始在社会上闯荡,跟着父母种过蔬菜、也在工地上打过工。

  2008年起,小虎在无锡马山的一家网吧做柜台收银,时间一长,也认识了一些来网吧上网的朋友。同年9月8日晚上8点左右,小虎正在柜台收钱,突然闯进了一群混混摸样的人,这群人正要前往隔壁镇上打架,来网吧找一些熟人壮壮声势,人群中还有一个和小虎比较要好的朋友王某强,王某强不由分说便拉着小虎一起前往。

  还没来得及作出思考的小虎当即被拉进了人群中,为了不失朋友义气,小虎便跟着众人一起上了车,在车上还分到了一把明晃晃的砍刀。下了车后,小虎便跟随众人冲进了一家网吧,在混乱中小虎抡起刀砍伤了对方。

  众人砍完后便一哄而散,小虎自知已然闯下大祸,害怕被公安机关抓获,他第二天便买了车票逃回安徽老家,在安徽凤阳县等地干活谋生,三年多来一直没敢回家。

  幡然醒悟,为尽孝而投案

  三年的逃亡生活,让小虎失去了一切与外界的联系,他隐姓埋名,从事过各种各样的工作,在工地上做杂工、送液化气、甚至是掏下水道等,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随着时间的匆匆流逝,小虎也在逐渐的长大,在外面再苦再累,也是自己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但是父母却在一天天的变老,见到别人一家团聚,小虎悲从心起,常常一个人独自流泪。

  今年9月,小虎认真地作了一番思考,终于决定投案自首。一方面考虑到父母年事已大,家中三个妹妹也逐渐成年,自己作为家中长子,理应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另一方面,自己逃亡在外打工,背负着这个罪命,总要有解决的一天。为此,小虎于2011年9月23日至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派出所投案自首,结束了三年亡命天涯的生活。

  庭前和解,那感人的一幕

  此案移送至无锡市滨湖法院后,承办法官郁松梳理了整个案情的经过,小虎因一时的冲动,而走到今天这一步,如今考虑到父母年迈,主动投案自首,应尽力为其争取获得被害人的谅解,早日回归社会,赡养父母。

  为此,郁松联系到了当年受害人王某强的父亲王某忠,在得知王某强已外出打工后,郁松告诉王某强父亲,当年砍伤其儿子的人已被抓获,并希望其能到庭参加和解。尽管事已过去三年,但当初儿子被砍伤,至今身上仍留下多处伤疤,这件事也一直令他难以平复。

  开庭当天,王某强父亲按约来到法院,为担心王父情绪过于激动,承办法官特意先让两位孩子的家长见面,当王某忠见到一脸沧桑,满怀愧意的倪父后,气也顿时消了不少。承办法官也将这几年来小虎的一些坎坷经历告知了王父,小虎家中虽然过的极为艰难,但小虎的父亲也承诺一定会尽全力作出经济补偿,请求王某强一家的原谅。

  见此情景,王父也要求与小虎见上一面,当法警将小虎带到现场时,小虎当着众人“扑通”一下跪倒在王父面前,泣不成声,哭诉这些年一直在为自己的行为忏悔,希望能得到王某强一家的谅解。王父扶起小虎,情绪激动地告诉小虎,年轻人总有犯错的时候,以后一定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好好赡养自己的父母,回报社会……这感人的一幕,让在场的每一位干警都为之动容,也为能有这样一个圆满的结局而感到无比的欣慰。

  连线法官:此案承办法官郁松告诉笔者,类似今天这样的感人场景,在滨湖法院“庭前和解室”并不少见,每一起案件审理前,承办法官都会仔细审阅整个案件经过,并定期开展庭务会议探讨如何更好地化解当事双方的对立情绪,从而解开矛盾疙瘩,达到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效应。刑事条线曾作过这样的调查,他们对“审判管理系统”内的电子档案进行查阅,2008年-2010年期间全院1552件刑事案件中,刑事和解案件达269件,适用人数为287人,刑事和解率高达17%。该院刑庭庭长王锐表示,庭前和解工作的开展,并不仅仅是在于矛盾的化解,更体现出了一种人文关怀,而这种精神就是每一个执法者的灵魂所在。

  延伸阅读:量刑 刑事诉讼法全文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