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饼子铺里卖毒品 山西男子被捕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19 00:26
人浏览

  以开饼子铺为掩护,暗地里却用废弃的小食品袋、小调料袋、小农药装包上“面面儿”(咖啡因类毒品),贩卖给过往人员。11月20日,山西省临汾尧都区公安局禁毒中队民警24日称,犯罪嫌疑人宁某已被成功抓获,当场查获用小食品袋包装“面面儿”6包(重约120克)。

  饼铺开起“副业” 卖“面面儿”

  2011年10月下旬,禁毒民警获知辖区河西运煤公路沿线有人向过往司机、煤矿打工人员贩卖“面面儿”的情况,立即安排民警展开摸排,全力侦查有关线索。

  11月中旬,民警调查到尧都区东涧北村临汾高速路附近经营饼子铺的宁某有重大嫌疑,遂即对该摊点进行重点监控,化装侦查,密切掌握其活动动向,并着手伺机抓捕。20日12时许,一名来中年男子来到饼子铺前,与宁某聊了几句后两人进入了里门。时机成熟,布控民警果断上前,将二人抓了个现行。民警的出现,二人顿时傻了眼,当场从嫌疑人宋某身上查获刚购买的“面面儿”两包,在宁某某的后间查获4包。

  经讯问,嫌疑人宁某对利用打饼子进行贩卖毒品“面面儿”的事实供认不讳。在尧都区看守所,面对民警的讯问,宁某称,“饼子铺生意还不错,自己不是好好地经营,却贪图一点蝇头小利,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实在是法律意识淡薄酿下的后果。”

  宁某称开饼子店已经两年多了,2010年年初,与过往的大车司机和煤矿打工人员闲聊时得知他们需要“面面儿”,并称抽“面面儿”既能解乏,又能提神。得到这个信息后,“活泛”的宁某想到老家稷山可以搞到。为躲避检查,先后两次骑摩托车“长途跋涉”近100公里回到稷山老家,搞到40袋“面面儿”,用废弃的小食品袋、小调料袋、小农药装子作伪装进行分包(每小包30克左右),卖给过往的司机和煤矿打工人员。宁某说:“一小包10元钱的成本,大概能卖个30元左右”。

  目前,涉案的宁某已被尧都警方刑事拘留,购买“面面儿”的宋某被依法行政拘留。

  重体力劳动者用其“提神”

  办案民警经调查发现,“面面儿”在临汾被吸食人员叫做“面面”、“乡宁面面”等等,在临汾市乡宁县吉县、尧都区河西煤矿吸食者较多,以煤矿工人、大货车司机等重体力劳动者为主要群体。据他们介绍,“面面儿”价格便宜,经济上负担得起,吸几口就可以提神。

  咖啡因是2005年公安部公布的18种新型毒品之一。由于它上瘾慢、症状隐蔽等特点,种种可怕的危害还不被群众所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咖啡因类毒品的泛滥。同时,由于制造咖啡因的重要原料茶碱非常容易获得,且不受任何限制,就造成“面面儿”的供应源源不断。这是咖啡因类毒品屡打不绝的另一个原因。

  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副所长刘志民讲,非医疗用途的,滥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为的是体验他所滥用物质产生的特殊精神效应,这是我们对药物滥用,或者吸毒的定义。咖啡因从药理上来讲,它是黄嘌呤类物质,适量饮用可以起到一定的兴奋作用,兴奋皮层作用。长期大量使用,就会产生慢性中毒。

  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是中国对药物依赖性进行研究的权威机构。2004年该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曾对滥用咖啡因类毒品的危害,进行过专门调查研究。实验数据显示,如果每人每天咖啡因摄入量大于1克,血浆浓度每升超过30毫克时,会出现心率失常、兴奋、神经过敏、耳鸣、呕吐和血压升高等症状。如果摄入量大于5克,则可能导致癫痫发作、痉挛、呼吸循环衰竭,严重的会导致死亡。(完)

  以上内容由法律快车刑法 整理,更多相关文章请阅读:

  毒品犯罪的相关刑法详情

  毒品犯罪的管辖问题

  茶社老板免费提供毒品使牌友延长牌局时间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