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变脸”后会干扰刑侦破案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5-28 15:23
人浏览

  核心内容:“人皮面具”听起来似乎很好玩,但是这个到底是玩具还是一种新型的犯罪手段呢?是科技技术带来的好处还是科技技术带来的一个坏处呢?是否带来了更所的负面影响的情况呢?法律快车小编希望下文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今年以来,各地发生多起“易容”盗窃、抢劫、强奸犯罪的案件。原本用来娱乐消遣的“人皮面具”屡次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干扰破案的一种手段。

  在搜索引擎输入关键字“人皮面具”后,可立即显示一些专门销售“人皮面具”的网站。在淘宝网等电子商务网站,尽管“人皮面具”已作为敏感词被屏蔽,但仍有不少店主打着“仿真面具”的幌子销售此类产品。

  据介绍,“人皮面具”仿真度达到95%以上,材料是医用硅胶,厚度只有0.1毫米,可戴在脸上十几个小时,戴上后还可以正常说话、吃饭,几乎跟没戴面具一样。

  一名年轻人戴上“人皮面具”后,瞬间“变脸”为白发苍苍的老人,不仅与此前判若两人,而且说话、微笑、吸烟一切正常,一般情况下,无法识别此人佩戴的面具。

  按照现行法律法规,潜藏巨大危害性的“人皮面具”却并未超出法定售卖范围。前瞻产业研究院《2013-2017年中国生物识别技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指出,“人皮面具”目前属于玩具范畴,而我国禁止销售的玩具只有两种:具有杀伤力的枪支弹药和威胁人体健康的玩具。

  在不少欧美国家,对于佩戴面具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少国家规定在特定场合佩戴面具属于违法行为。如在美国,很多州都规定公共场合没有正当理由不允许佩戴面具,纽约州甚至规定即使私人聚会佩戴面具也要经过警方许可。

  1、目前的中国案例中,“人皮面具”并非犯案关键因素

  在目前中国公开报道的案例中,其实还没有前文提到的米兰姆那种不法分子戴着超仿真的面具实施整个犯罪过程、迷惑警察追捕的案件。一来在技术上,制作出逼真面具公开贩卖的公司并不多,其实美国仅有的几个案例中,面具几乎都出自同一公司。二来是面具价格,在美国也不算便宜,且要求逼真的话,使用者也要辅助一定的化妆小技巧。

  当然,中国也有戴着普通“人皮面具”实施整个犯罪过程的例子,最常见的就是ATM机犯罪,也就是戴着“人皮面具”去安盗银行卡密码的装置。不过,有犯罪嫌疑人就称,之所以他们敢这么做,是因为知道ATM机是“纸老虎”,“只录像,不报警”。换句话说,落后的ATM监控体系不变的话,戴墨镜口罩蒙面犯罪和戴“人皮面具”实施犯罪其实区别不大。而早在2010年,就有专家指出,关键在于升级反盗码的传感报警装置,并且要让银行负责。[page]

  媒体还报道过一个案例,有人戴着一块“人皮面具”去车库砸汽车的玻璃偷东西。在光线昏暗的条件下,的确有点蒙蔽作用。不过,小区巡逻的保安很快发现了他。自然也没得逞。

  可见,一般来说,目前的案例中, “人皮面具”并不是关键,就算没有“人皮面具”,防范体系没做好,戴着“青蛙面具”、“狐狸面具”,甚至不戴面具,不法分子依然容易得逞,依然能迷惑追踪。

  2、“人皮面具”也不是迷幻药这种百害无一利的东西

  今日话题曾经介绍过迷幻药如何在中国大行其道,并呼吁严格监管。不过“人皮面具”又不太一样。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是个好玩的娱乐工具,在聚会、娱乐的时候能够助兴。而对于一些面容有缺陷的人来说,它还是遮盖的工具。它就是一个很中性的物品,“是福是祸”看的是运用者。所以,也有专家呼吁对新兴事物给予一定的宽容度,不用太过“草木皆兵”。

  3、但是,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做一些规范性管理还是必要的,以免变相纵容

  这两天关于“人皮面具”的新闻都会提到国外的例子,比如美国的一些地方是禁止公共场合佩戴面具的。而加拿大也在今年通过了一项新的法案,禁制在骚乱和非法集会中佩戴面具。不过知其然,要知其所以然。以纽约州为例,法律禁止两人或以上戴面具集会,但开面具派对或类似娱乐活动者不在此限。为什么有这样的法例呢?最早是在1848年为阻止佃农蒙面袭击执法人员。法律与时俱进。现在,当地的检察官就认为,示威者戴上面具,预期自己不会被认出,就会更加热衷于破坏行为。但是,仔细一看,这和“人皮面具”是两个维度的事情。禁止的是一切面具,而不是“人皮面具”,怕的不是以假乱真,而是浑水摸鱼。比如,在去年我国一些“砸东西”的场合,有人就头戴奥特曼面具。

  其实在事实上进行人皮面具的作案,即使再能以假乱真还是会很容易被发现,能否还依赖着技术进一步的进行一个相关的犯罪,那么还有待研究。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