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从民房墙体抠出近五百万,民族资产解冻电信诈骗一案落下帷幕!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8-11 21:31
人浏览

  如果自己的家里有几百万的钞票是什么感觉?如果是犯法取得的钞票,被警方抓获了,估计没有什么好感觉。近日警方抓获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时,在嫌疑人的住宅墙壁隔层里、豪车尾箱内,都搜出几百万的现金。一栋破旧民房里,竟出现了一堵“现金墙”!到底是什么情况?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

  一、公安局抓获电信诈骗嫌疑人,查获赃款近500万元

  公安局开展民族资产解冻电信诈骗收网行动,先后抓获涉嫌诈骗嫌疑人阳某、王某、杨某,抓获涉嫌刷卡套现的犯罪嫌疑人姚某、黄某、梁某等17人,抓获诈骗及刷卡套现嫌疑人共21人。扣押涉案赃款493.9658万元,冻结50万元,扣押涉案赃车7辆,作案手机17台,pos机24个,银行卡98张。

  涉嫌电信诈骗的的量刑,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在此案件中,诈骗金额近500万元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形,犯罪从嫌疑人适用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犯罪分子是如何进行民族资产解冻电信诈骗行为?

  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是一种借助互联网传播,集返利、传销、诈骗为一体的新型、混合型犯罪。

  不法分子谎称中华民族历史上各朝代灭亡后以及国民党溃败台湾时在大陆和海外遗留保存了巨大财富,国家现委托一些民间组织或企业对这些海外“民族资产”进行解冻,通过诱骗受害人缴纳启动资金、会员报名费或者投资入股等实施诈骗。同时,他们紧跟社会关注热点,围绕“民族资产解冻”这一噱头,虚构所谓“养老”“扶贫”等投资项目,许诺“民族资产”解冻后,将给予投资赞助者巨额回报,不断骗取钱财。

  作案团伙通常运用QQ、微信等网络通信工具建立各种群,诱骗受害人通过支付宝、微信红包、网银打款或转账,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通过引入传销手段宣传洗脑、大肆伪造国家机关公文、曲解国家相关政策等,让受害人走入他们的圈套,并对所谓的项目以及慈善事业深信不疑。

  比如不法分子通过微信发信息:你好,我是孙中山的私生子,现在有20亿资产被冻结了,只需要5000元就能解冻,我有部队,只要你今天帮了我,我留给师长的位置为你。

  四、防电信诈骗的秘笈

  第一,电信、银行、公安系统的电话各自有自己的平台。

  骗子说你的账号涉及洗钱或者你的账号不安全,我要给你转到一个安全的账号,你要不信我给你转到公安局,转到银行。实际上不可能,因为各自是不同的系统、不同的平台,是不可能直接转过去的,所以千万不要相信他。

  第二,没有任何单位设置安全账号。所谓的安全账号百分之百都是骗子设置的,

  但事实上自己保密的账号才是安全的账号。所以公检法执法期间要向老百姓了解情况的时候会当面询问当事人,会制作一些相关的谈话笔录,不会电话要求你把银行账号、密码告诉我,公安机关绝对不会这么做。

  第三,税务部门、财政部门对消费者进行退税的时候都会通过电信、报纸等部门公告。

  比如机动车限行要退养路费都会在网络、报纸、电视上做公开宣传,绝对不会打一个电话说我要退你的钱,这些都是骗人的。

  第四,陌生的信息莫轻信。

  由于个人隐私泄露泛滥,诈骗分子常常会掌握用户的一些个人信息,并以此作为证据,骗取用户信任,此时切记要多长个心眼——绝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就算朋友家人,如果仅仅是在网上,也不可轻信。

  第五,钱财只能进不能出。

  任何要求自己打款、汇钱的行为都得长心眼,警方建议如需打款可至线下银行柜台办理,如心中有疑惑,可向银行柜台工作人员咨询。

  五、如果遇到电信诈骗,应该立即采用如下方式解决:

  第一,收集被诈骗的证据,然后去当地公安局报警处理。

  第二,协助公安局去银行冻结对方银行卡,防止对方转移该笔财产。

  第三,如果公安不予立案的话,可以直接去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冻结该银行

  开内容的存款,然后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返还。

  第四,由于网络诈骗维权难,建议尽快采取法律行动,避免损失的不可挽回。

  根据公安机关掌握的情况,凡是带有民族资产解冻字样的,这些全是骗局,因为天上绝不可能掉馅饼,所以不要有图便宜贪财这种心理,要增强防骗的意识。而且我们希望每一个观众都要把这种防骗的知识要告诉身边家人、亲戚、朋友,不要受骗上当。如果还有其他的问题,欢迎前来法律快车咨询。

(责任编辑:王小丹)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