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信用卡诈骗管辖范围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9-14 21:48
人浏览

  诈骗罪是刑法中的一项重大罪名,诈骗罪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犯罪手段。对于诈骗类犯罪,其犯罪手段是有多种方式的,那么诈骗罪的案件管辖地是如何确认的呢?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信用卡诈骗管辖范围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信用卡诈骗管辖范围

  我国法律对刑事案件管辖权的基本原则是属地原则。《刑事诉讼法》第25条规定:“犯罪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合适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所谓犯罪地是指实施构成犯罪的一切必要行为的地点,包括犯罪预备地、实施地、结果地和销赃地。对于合同诈骗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2条又进一步明确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财产犯罪,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分子实际取得财产的犯罪结果发生地。”

  诈骗案异地犯罪的,可以由犯罪的发生地或者结果地管辖。

  二、刑法中的属地管辖

  我国刑法第六条第一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这是我国刑法关于空间效力的基本原则,它包括以下两项主要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含义

  所谓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是指我国国境以内的全部空间区域,具体包括:(1)领陆,即国境线以内的陆地及其地下层,这是国家领土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部分;(2)领水,即国家领陆以内与陆地邻接的一定宽度的水域,包括内水、领海及其地下层。内水包括内河、内湖、内海以及同外国之间界水的一部分,通常以河流中心线或主航道中心线为界。领海即与海岸或内水相邻接的水域。包括海床和底土。(3)领空,即领陆、领水的上空。

  同时,根据国际条约和惯例,以下两部分属于我国领土的延伸,适用我国刑法:(1)我国的船舶、飞机或其他航空器。我国刑法第6条2款还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2) 我国驻外使领馆。

  我国刑法第六条第三款规定:“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这里包括三种情况:(1)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均发生在我国境内,这是较常见的情况;(2)犯罪行为在我国领域内实施,但犯罪结果发生于国外,比如在我国境内邮寄装有炸药的包裹,在境外发生爆炸;(3)犯罪行为实施于国外,但犯罪结果发生于我国境内,比如在我国境外开枪,打死境内居民。根据刑法的规定,上述三种情况均适用我国刑法。

  2、“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含义

  我国刑法第六条在确立属地管辖基本原则的同时,提出了法律特别规定的例外情况。这些“特别规定”主要是指:

  (1)刑法第十一条关于“享有外交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所 谓外交特权和豁免权,是指根据国际公约,在国家间互惠的基础上为保证驻在本国的外交代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正常执行职务而给予的一种特别权利和待遇。享有外 交豁免权的有关人员承担着尊重我国法律、法规的义务,不得侵犯我国国家主权,违犯我国法律。一旦发生违法犯罪现象,我们当然不能听之任之,而应通过外交途 径加以解决,诸如要求派遣国召回,宣布其为不受欢迎的人,限期离境等。

  (2)刑法第90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本法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或者省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本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施行。”这是为了照顾少数民族习惯和文化传统,切实保证民族自治权的行使,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团结、稳定与发展。

  (3)刑法施行后国家立法机构制定的特别刑法的规定,包括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若出现法条竞合,按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处理。

  (4)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作出的例外规定。由于政治历史的原因,我国刑法的效力还无法及于港澳地区,这属于对刑法属地管辖权的一种事实限制。

  三、怎样预防信用卡被盗刷

  第一招:密码设置切莫太过简单。如今,绝大多数信用卡都已经支持凭密码消费。按照银行的相关规定,凭密码完成的消费视为持卡人本人交易,但往往持卡人拿到卡片后就以自己的生日、身份证号码、信用卡的卡号、六位相同或连续的数字作为密码。殊不知这样的密码虽然便于记忆,但是也同样容易被破译。密码形同虚设,给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第二招:卡片丢失后要及时挂失。如今人们的钱包被身份证、信用卡、现金和名片等塞得越来越满,如果钱包丢失无疑给个人资料信息、信用卡的资金安全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卡片遗失后,持卡人应当立即与银行进行联系,申请信用卡挂失。卡片挂失生效后,全部盗刷责任全部由银行承担。

  第三招:选择商户很重要。在购物消费时,持卡人除了要对商品精挑细选外,还要注意对商户的甄别与选择。尽量不要到一些不规范、不熟悉、社会治安环境恶劣和非法套现的商户去刷卡。这些地方往往鱼龙混杂,一些商户可能会为了蝇头小利与犯罪分子勾结。在您刷卡购物时,除了为您做正常的消费交易外,还通过专用仪器窃取信用卡的磁条信息,“克隆”信用卡后盗刷冒用。因此,在持卡消费的过程中,尽量不要让您的信用卡离开您的视线。

  第四招:巧用信用卡保障安全。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持卡人的用卡安全,各家银行都纷纷推出了一些安全保证服务。例如,有的银行为信用卡持卡人提供了包含签名/密码的选择、短信消费提醒、“24小时异常消费监测”服务、消费明细e-mail告知,以及失卡万全保障等信用卡“五重安全保障”。银行的这一做法力求保证持卡人从拿到卡片到开卡、用卡的整个过程更趋完善,轻松享受信用卡作为新型理财支付工具所带来的方便、快捷。因此,建议持卡人对这些服务予以充分了解。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信用卡诈骗管辖范围全部内容。了解关于诈骗犯罪案件管辖地的相关规定的相关内容,有利于加深对刑法的理解。如果你还有更多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