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公司吊销后能不能行政处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2-14 15:18
人浏览

  在我们的经济活动中,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公司需要解散进行清算,而公司营业执照吊销的原因,一般是公司经营严重违反法律法规,而严重违法一般要给予处罚的。那么公司吊销后能不能行政处罚?针对上述问题,以下将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一一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公司吊销后能不能行政处罚

  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公司在清算期间,公司存续,所以公司违法的,可以给予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百八十六条 【清算程序】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应当制定清算方案,并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公司财产在分别支付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

  清算期间,公司存续,但不得开展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公司财产在未依照前款规定清偿前,不得分配给股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三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

  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公司吊销后能不能行政处罚  

  二、公司被吊销仍进行经营活动后果谁承担

  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继续经营违法

  吊销营业执照,是工商管理机关对违法公司作出的一种行政处罚,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不得再对外营业,否则属于无照经营的违法行为,是要承担法律责任。《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六条对此也明确进行了规定,在清算期间,公司存续,但不得开展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

  因此,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继续经营违法,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无照经营”后果由公司实际负责人承担

  尽管根据法律规定,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只要没有清算后登记注销的,公司一直存在,但并不意味着公司继续经营行为的后果,仍由公司承担。通常公司“无照经营”行为的法律后果,由公司实际负责人承担。

  当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实质丧失了经营能力,实际负责人继续经营的,应承担以下相应的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如公司无照经营欠债的,债权人可以直接向公司实际负责人追偿。

  2、行政责任:工商管理机关,可以收缴工具、违法所得、罚款等。

  3、刑事责任:如果无照经营涉嫌非法经营罪的,还要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三、行政处罚中吊销公司营业执照的情形有哪些

  1、办理公司登记时虚报注册资本,取得公司登记,情节严重的;

  2、办理公司登记时提交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取得公司登记,情节严重的;

  3、公司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6个月未开业的,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6个月以上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吊销营业执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六十七条);

  4、公司破产、解散清算结束后,不申请办理注销登记的;

  5、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后,不在规定期限内发布公告或者发布的公告内容与公司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内容不一致,情节严重的;

  6、公司不按规定接受年度检查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处以罚款,并限期接受年度检验,逾期仍不接受年度检验的;

  7、仿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营业执照,情节严重的;

  8、公司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情节严重的。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可以得知,依据《公司法》的规定,清算期间,公司存续,但不得开展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如果公司清算期间有违反行为的,行政机关可以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以上就是公司吊销后能不能行政处罚的相关内容。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