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2-07 16:47
人浏览

  对于一些案件的处理结果,如果当事人不满意的话,那么就可以申请再审,但是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如果超出了这个期限,那么就没有申请再审的权利了。那么行政诉讼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是多久呢?下面请法律快车小编介绍下。

  一、行政诉讼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

  行政申请再审,立案受理有时效性,必须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规定: 当事人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三)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四)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行政诉讼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

  二、行政再审审理期限有哪些规定

  根据《最高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十三条规定:行政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2年内提出。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赔偿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在2年内申请再审。

  三、可以申请再审的情形有哪些

  (一)当事人有新的证据可以推翻一审的判决结果;

  (二)一审中的证据和事实被发现是伪造的;

  (三)发现审判人员有被受贿和无证冤枉人的行为;

  (四)一审的判决书未公布时,有被撤销或者变更的行为。

  申请再审的期限是在当事人受到一审决判结果后的六个月内提出,如果特殊情况,法院批准后可以延长申请期限。所以大家要注意了,在一审审判结果出来后,如果发现自己合法权益没有得到维护,要立刻申请再审,并且寻找更多有利的证据,错过再审的期限,法院也不好处理。在行政审理的一审中,由于一审的判决结果存在争议或者所提供的证据不能够证明,当事人就会提出再审。再审需要提交行政再审申请书、生效法律文书复印件、个人或企业身份证明等。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针对行政诉讼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的介绍,根据我们国家法律规定,在面对再审的时候应该提供相关的材料和证据,这样就可以更好的证明这类行政处罚的不公平。还有其他关于法律方面的问题,建议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