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刑事立案需要材料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2-07 08:04
人浏览

  一些案件构成了刑事性质的,这个处理起来是会比较复杂的,而且犯罪嫌疑人的责任也会加重,是很可能坐牢的。不过刑事罪要成立第一步就是立案。刑事立案需要材料有哪些?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刑事立案需要材料

  如果是刑事自诉案件,立案应提交如下材料:

  (一)提交起诉状正本一份,并按被告人数提供相应的副本。

  (二)证明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的复印件,港澳同胞身份证明复印件。

  (三)证明被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的复印件,港澳同胞身份证明复印件。

  (四)受委托代为起诉的,应提交原告的授权委托书。公民代理的,同时提交本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律师代 理的,同时提交律师事务所的公函和律师执业证件的复印件。

  (五)证明刑事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材料,即原告的人身权、财产权受到侵害的相关证据、公安机关的报案 材料或法医鉴定等。

  (六)对于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作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决定的案件,原告应提交被告侵犯其人身、财产权 利的证明材料及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证明材料。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材料。

 刑事立案需要材料 

  二、刑事立案材料的来源有哪些

  (一)单位和个人的报案、举报

  刑事诉讼法111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报案,是指单位和个人将其在工作和生活中所发现的犯罪事实报告给公安司法机关。

  举报,是检举和揭发的总称。所谓举报,是指单位和个人向公安司法机关检举。揭发犯罪嫌疑人及其犯罪事实的行为。

  (二)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的报案、控告

  报案,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将其人身、财产权利遭受侵害的犯罪事实报告给公安司法机关的行为。

  控告,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向公安司法机关揭发犯罪嫌疑人及其犯罪事实,并要求依法处理的行为。

  (三)犯罪人的自首

  自首,是指犯罪人在犯罪后、被发觉之前主动向公安司法机关投案的行为。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犯罪人自首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四)司法机关自行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

  司法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肩负着打击各种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任务,当其在执行公务中,一旦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时,就应当主动立案侦查。

  三、刑事立案后能抓人吗

  (一)公安机关接受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审查期限一般情况下,在七日以内决定是否立案。

  重大、复杂线索,经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延长至三十日。

  特别重大、复杂线索,经地(市)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延长至六十日。

  (二)公安机关决定立案侦查以后,可视案情需要决定什么时间抓人,这没有具体时间规定,一般情况下,案件立案侦查工作开始时,犯罪嫌疑人已经在看守所了。

  (三)抓到人后先刑拘,30天内转捕。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刑事立案需要材料”等相关法律知识。刑事立案所需材料相对会多一点,而且必须将事实说清楚,以及提交好相关的证明材料等。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