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行政协议涉及诉讼时效如何界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10-11 00:21
人浏览
导读: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行政协议涉及诉讼时效是六个月,从行政协议签订之日起或行政机关未按照协议履行之日起开始计算。行政协议的行政机关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确认协议无效。

  一、行政协议涉及诉讼时效如何界定

  行政协议诉讼时效六个月。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行政协议无效的情形

  法律快车提醒您,行政协议无效的情形有:行政行为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或者没有依据等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合同当事方若是申请法院确认行政协议无效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确认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五条

  行政行为有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或者没有依据等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原告申请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无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二条

  行政协议存在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五条规定的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行政协议无效。人民法院可以适用民事法律规范确认行政协议无效。行政协议无效的原因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消除的,人民法院可以确认行政协议有效。

行政诉讼时效

  三、行政协议签订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1.加强资信审查。

  对签订协议的相对人进行资信调查,具体内容包括:

  (1)履行能力:财产状况的调查;

  (2)履约信用:经营历史、经营作风、客户的评价、与金融机构、政府间的关系等内容的调查。

  (3)前景预判:行业导向政府是否扶持支持,未来市场需求情况等。

  2.协议内容全面、周到、仔细。

  3.加强情势变更的预判。

  (1)政策背景的变化;

  (2)市场、科技、环境的变化;

  (3)相对人资信状况、履行能力的变化;

  (4)违约情形的预判;

  (5)不可抗力的发生。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