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行政机关是法律主体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6-04 09:18
人浏览

  我们成年之后,作为一个民事主体,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承担法律关系,那要是一个组织的话,要怎么来享受权利、承担义务呢?大家熟知的组织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组织等等,那一个行政机关是法律主体吗?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行政机关是法律主体吗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就是行政法主体。

  行政法主体,即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指行政法调整的各种行政关系的参加人,包括组织和个人。

  具体来说,组织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个人则包括国家公务员以及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行政法主体是指在具体的行政法律关系中享受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关人。

  二、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的特征是什么

  1、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任何行政行为均须有法律根据,具有从属法律性,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或授权,行政主体不得作出任何行政行为。

  2、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裁量性。这是由立法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和行政管理的广泛性、变动性、应变性所决定的。

  3、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不必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便可依法自主做出。

  4、行政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带有强制性。行政相对方必须服从并配合行政行为,否则行政主体将予以制裁或强制执行。

  5、行政行为以无偿为原则,以有偿为例外。只有当特定行政相对人承担了特别公共负担,或者分享了特殊公共利益时,方可为有偿的。

  三、行政赔偿的主体是什么

  1、行政赔偿主体: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该行政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所在的行政机关负责赔偿。行政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2、行政赔偿:行政赔偿是指行政主体违法实施行政行为,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由国家承担的一种赔偿责任。只有行政主体才享有行政权,才能实施行政行为,才能构成行政赔偿。当然行政主体是由行政人员组成,行政赔偿委员会公函一通行政行为是经行政人员作出。因此,行政主体往往具体化为有关的行政人员。没有行政主体,就不能构成行政赔偿。司法机关作为司法权主体,行政机关作为机关法人、行政人员作为公民等而引起的赔偿,都不是行政赔偿。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行政机关是法律主体吗”等相关法律知识。综上所述,行政法主体就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作为组织享受利和承担法律责任,所以说个人可以对行政机关提起诉讼。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