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阻碍执行职务会怎么处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9-20 21:08
人浏览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依照上级命令进行相关职务活动的时候,任何人不得干涉、阻碍其活动的进行,否则会受到相应的处罚。那么,阻碍执行职务会怎么处罚?我相信你一定会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今天法律快车的小编就带你详细了解有关于此的问题。下面,请看详细介绍。

  一、阻碍执行职务会怎么处罚

  阻碍执行职务裁量标准:

  1、情节较轻的,处警告;

  2、情节一般的,处罚款二百元;

  3、情节严重的,根据案情,按三档处罚:处拘留五日,可并处二百元罚款;拘留七日,可并处二百至五百元罚款;拘留十日,可并处二百至五百元罚款;

  4、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

  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有下列情形之一,构成情节严重:

  1、带头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2、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恶劣的;

  3、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造成国家、集体、个人财产损失的或者造成恶劣影响的;

  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阻碍执行职务会怎么处罚

  二、阻碍执行职务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妨害公务罪的对象是国家工作人员,这包括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队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事业单位人员受委托执行行政执法职务时,受到暴力侵犯,也以妨害公务罪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民警等国家工作人员执行公务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如果当事人所采取的暴力造成民警等国家工作人员伤残的,还可以以故意伤害罪论处。

  三、妨害公务罪立案标准认定是需要注意哪些

  在处理妨害公务罪立案标准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划清妨害公务罪与人民群众抵制国家工作人员违法乱纪行为的界限。极少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假公济私,滥用职权,违法乱纪,损害群众的利益,引起公愤,群众对之进行抵制、斗争是应当支持、引导的。

  2、划清妨害公务罪与人民群众因提出合理要求,或者对政策不理解或者态度生硬而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发生争吵、围攻顶撞、纠缠行为的界限。群众围攻、顶撞国家工作人员,通常是由于群众对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宣布的某项政策、决定、措施不理解,有意见,向国家工作人员提出质问,要求说明、解释、答复、由于情绪偏激、态度不冷静、方法不得当而形成的村国家工作人员的围攻、顶撞行为。在围攻、顶撞过程中,常伴有威胁性语言和类似暴力的推擦、拉扯行为,在客观上妨害了公务。

  阻碍执行职务的处罚需要根据当事人具体的阻碍事物严重性程度来进行判定。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的资料整理。希望大家通过阅读以后可以更加清楚了解阻碍执行职务会怎么处这个问题。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