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政府抓权过度必改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4-30 12:19
人浏览

  摘要:继珠海前日宣布大部制改革正式启动后,昨日又召开新闻发布会,详解改革的关键点与配套措施的跟进。发布会透露,国企改革定位为搭建融资平台,而《部门责任白皮书》将作为“大部制”考核标准,以强化大部权力之下要承担行政履政的部门责任。

  

  

  “企业和民众需要什么的效率,政府就要给予什么样的效率,要围绕企业来抓效率。如果庙坏了,那就拆庙,或者干脆搞一个休闲庙,把哪些坏事者搞事者给圈起来”。

  ——— 市委书记甘霖

  珠海以前政企不分,有些部门老是喜欢抓权,不放手让国有企业去干,导致国有企业也一度局限于企业那个小圈。事实上,很多事情单靠政府部门不一定能干得好,就比如说,今年的重大项目融资过程中,国有企业已经融资超过1000亿元,如果单凭政府部门,怕是十年也完不成。

  “政府该管的管好,管不好的或者是管不了的交给国有企业和社会组织去承接”

  ——— 市委副秘书长、市体改办主任戈晓宇

  本报讯 继珠海前日宣布大部制改革正式启动后,昨日又召开新闻发布会,详解改革的关键点与配套措施的跟进。发布会透露,国企改革定位为搭建融资平台,而《部门责任白皮书》将作为“大部制”考核标准,以强化大部权力之下要承担行政履政的部门责任。

  行政改革是“体中之体”

  据市委副秘书长、市体改办主任戈晓宇透露,此次改革珠海是多管齐下,突出“一体两翼”改革,“一体”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个主体,“两翼”即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而政府机构改革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则是体中之体、重中之重。希望通过政府机构改革的推动来实现“一体”与“两翼”的联动,一方面,通过行政管理体制尤其是政府机构改革,为经济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这“两翼”的改革创造良好条件,为经济社会发展激活力、添动力。另一方面,通过加快推进“两翼”改革,为“一体”改革打好基础,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

  珠海未必适用深圳模式

  在会上,相比深圳、顺德等行政体制改革珠海有何特色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甚至有记者直言,深圳的行政三分即决策、执行、监督互相促进交织发展或有更好效果。但珠海市编办主任郭毅称,深圳模式未必适用所有城市。

  “珠海行政体制改革参考了深圳、澳门与新加坡等先进城市的行政管理经验,但任何国家的地区都有自己的情况,管理体制也有它历史现实和将来发展的轨迹,深圳模式未必适用所有城市。”郭毅还透露:“深圳机构改革方案上提到的行政三分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行政三分,也是在逐步的探索期。”

  国企改革定位“搭建融资平台”

  在新闻发布会上,戈晓宇还特意阐述了国企改革的理念。在他看来,珠海以前政企不分,有些部门老是喜欢抓权,不放手让国有企业去干,导致国有企业也一度局限于企业那个小圈。事实上,很多事情单靠政府部门不一定能干得好,就比如说,今年的重大项目融资过程中,国有企业已经融资超过1000亿元,如果单凭政府部门,怕是十年也完不成。因此国有企业必须要改革,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搭建成融资平台。

  《部门责任白皮书》成考核标准

  机构改革后将面临的结果是职责变宽、权限变大。如何监管大部门,采取什么考核制度成为会上另一热点。

  市编办主任郭毅称,实行大部制后,监管的概念也要扩大,不仅是指在内部设立部门或是在外部搭建舆论督管平台,更是建立监督新机制来确保大部顺畅运转。因此,在考核评估制度设计上,将以今年各部门签订的《部门责任白皮书》作为考评标准。

  背景深探

  公章盖了一箩筐 广场还没修起来

  珠海为何要实行“大部制”,是压力使然还是自然而言?记者日前从珠海市编办获悉,主要是为了从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

  调查 两万平方米用地拖几年缩水了

  据记者调查了解,此前诸多部门实行独职权独立,各管一摊,结果导致了行政效率低下,这成为每年珠海两会的焦点话题。甚至在2006年的珠海两会上,有人大代表诉苦,为了搞一个工程,结果跑了大半年,“公章盖了一箩筐”。

  在2008年的两会上,来自前山街道办的市人大代表大吐苦水,几年前,政府部门给街道办行政划拨了一块2万多平米的土地用做广场,但因筹措资金难,到去年已经只剩6000多平方米了,后来他们通过引进社会和民间资本600多万,结果被通知要补交地价款465万,没有办法只得通过区里的领导去有关部门挨个做工作,最后才免交地价补偿款。听到这些情况后,市委书记甘霖在去年两会上表示:“企业和民众需要什么效率,政府就要给予什么样的效率,要围绕企业来抓效率。如果庙坏了,那就拆庙,或者干脆搞一个休闲庙,把哪些坏事者搞事者给圈起来”。

  试验 市政林业合并 宽职能少机构

  珠海市编办称,为改变现状,提高行政效率,整合资源,实行大部制势在必行。

  据了解,早在去年下半年,珠海市委、市政府就对涉及建设、农业(林业)、公安3个政府部门及7个下属单位的职责和管理关系进行调整,筹建了市市政园林与林业局,围绕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进行了试点。市市政园林与林业局组建以来,城市管理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宽职能、少机构”的城市管理责任主体得以清晰明确,加快形成了统一规划、条块结合、全面覆盖的市政园林管理新局面,珠海探索大部门体制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

[page]

  改革展望

  城区推街道楼长制

  农村行十户联保法

  市体改办主任戈晓宇谈大部制“两翼”改革

  在会上,市委副秘书长、市体改办主任戈晓宇全面阐述了“一体两翼”的关系,尤其阐述了“两翼”改革的方向。他认为,“政府该管的管好,管不好的或者是管不了的交给国有企业和社会组织去承接。”

  国企改革政府放权,真正融入市场

  问:此次大部制改革,国企改革方向在哪里?有哪些亮点?

  戈晓宇:本次大部制改革,国有企业将采取“进退结合,以进为主”的改革方式。据介绍,此次国企改革有三大亮点:一是国有资本将进入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及战略性产业。二是本次重组突破了资金瓶颈难题,由政府牵头构建了投资平台。目前该投资平台已过千亿,30%的任务由国有企业承担。三是政企分开。从去年开始,国企改革工作就已进行。将政府负责的经营项目和职责逐渐划入相关的国有企业,从而解决了长久以来难以解决的政企难分的问题。

  问:国企改革如此定方向的缘由是什么?

  戈晓宇:由于一些政府部门过去对自己的职能不太清楚,管辖范围过宽,抓权过度,影响了国企活力。大部制改革后,国企改革成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推力,让国有企业真正融入到市场中去。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第三方力量”

  问:如何推行社会管理体制?珠海“先行先试”体现在哪里?

  戈晓宇:珠海在推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上是全国先例。如何推行社会管理体制,成为了珠海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内的社会组织发展受到“国社一体化”的影响,发展很不完善。相比港澳等,珠海做得不够,如香港于1972年完善了社会组织体系,已经成为了除政府、企业集团外的“第三方力量”。

  问“第三方力量”何以体现?

  戈晓宇:香港已有9300家社会组织,雇用工作人员25万人,会员达560万人,专业化的社会组织400多家,从事工作人员4.3万人,注册社工7000人。无论是参与程度还是专业化程度都令人羡慕不已。而据统计,珠海截至今年10月31日,社会组织1099家,在香洲注册占84%。因此,珠海社会管理体制也要创新改革,以后在社区建设上,珠海城市社区将推行翠香街的楼长制度,农村社区将力推斗门的“十户联保”制。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