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行政强制法草案首次提请审议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5-13 14:19
人浏览

一个人从出生申报户口开始,就离不开与行政机关打交道。行政机关拥有哪些强制措施?如何防止这些强制措施被滥用?在强大的行政权力面前,如何保护普通百姓的合法权益?在百姓维权意识日益强烈的今天,这些都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继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出台之后,作为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立法三部曲之三的行政强制法草案,于12月24日首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如何在行政权力与百姓权利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成为这部草案面临的最大问题。

解读一 市容监管中不得扣押商品

  行政强制法草案规定,实施扣押财物的行政强制措施,不得进入公民住宅扣押公民个人财产抵缴行政收费;除违禁物品外,在市容监管中行政机关不得扣押经营者经营的商品。

  草案规定,对查封、扣押的财物,行政机关应当妥善保管,不得使用或者损毁;造成损失的,承担赔偿责任。查封、扣押的财物的保管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行政机关在实施查封、扣押的行政强制措施后,应当及时查清事实,在法定期间作出处理决定。行政机关逾期未作决定的,被查封的物品视为解除查封;当事人要求退还被扣押的物品的,行政机关应当立即退还。

  解读二 强制执行时不得停水断电

  行政强制法草案规定,行政强制执行不得在夜间和法定节假日实施。但是,因情况紧急或者当事人同意的除外。行政机关不得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行政义务。

  草案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当事先督促催告当事人应当履行的义务。经督促催告,当事人履行行政机关依法作出的行政决定的,不再实施强制执行。当事人收到催告书后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解读三 应将当事人损害降至最小

  行政强制法草案规定,实施行政强制应当依照法定条件,正确适用法律、法规,选择适当的行政强制方式,以最小损害当事人的权益为限度。

  草案规定,实施行政强制必须有法律、法规依据,未经法律、法规授权,任何机关或者组织不得实施行政强制。

  草案规定,行政强制措施不得滥用。实施行政非强制性管理措施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不得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实施强制执行,行政机关可以在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情况下,与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

[page]

  草案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对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强制造成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人民法院在强制执行中有违法行为或者扩大强制执行范围,给当事人造成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

  解读四 情况紧急可申请法院执行

  行政强制法草案规定,因为情况紧急,为保障公共安全,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立即执行。经人民法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可以在作出执行裁定之日起五日内予以执行。

  行政强制法草案规定,当事人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决定的,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草案还规定,人民法院发现缺乏事实根据、缺乏法律根据以及其他明显违法并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明显违法情形的,可以听取被执行人的意见,对作出行政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进行审查。人民法院经审查,应当在三十日内作出是否执行的裁定。

  另外,草案规定,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不缴纳申请费。强制执行的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

  新闻分析

  行政权力与百姓权利之间 如何寻找最佳平衡点?

  约束行政机关体现以人为本

  “行政强制执行不得在夜间和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机关不得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行政义务”……行政强制法草案中的许多看似不起眼的表述,却让人心有所动。

  “草案的这些规定凸现了人文关怀。”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马怀德评价说,行政强制法草案规定强制措施和强制执行,规范了行政行为,防止了行政机关公共权力的滥用,对公民权利是重要的保障。

  明确授权防止“政出多门”

  扣押、暂扣、约束、立即拘留、强制带离现场……在我国,目前带有行政强制性的字眼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

  “名目繁多的行政强制方式,大都没有明确界定,这就必然给其实施带来许多随意性,进而造成执法混乱。”马怀德分析说。针对行政强制过“滥”过“乱”的问题,行政强制法草案明确规定了行政强制的设定权:行政强制由法律设定;如果没有法律设定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可以依照权限设定查封和扣押。

  遵循程序防止片面追求“效率”

  对许多地方来说,拆除违章建筑,既是百姓反映强烈又是政府感到头痛的问题。

  对这一现象进行过深入调研的一位专家分析说,问题的关键在于许多地方政府部门重目标轻方法、重结果轻程序,甚至不顾群众生活难题,强行搞突击拆迁,甚至不惜与拆迁户发生直接冲突。

  正因如此,行政强制法草案对行政强制措施和强制执行的程序作出了明确规范。比如,草案规定,进入公民住宅实施强制措施,必须出示县级以上行政机关的行政决定书;在紧急情况下当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应当在返回行政机关后6小时内补办手续。[page]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