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全面深化改革有哪些规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10-02 17:41
人浏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那么全面深化改革有哪些规定呢?下面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全面深化改革有哪些规定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紧紧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等六大改革主线,涵盖15个领域、包括60个具体任务。《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市场体系

  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

  3、政府职能

  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4、财税体制改革

  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

  5、城乡一体化

  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6、开放型经济

  放宽投资准入,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保持外资政策稳定、透明、可预期

  7、政治制度

  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

  8、法治建设

  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9、反腐败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

  10、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

  11、社会事业改革

  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2、创新社会治理

  加强对社会组织和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

  13、生态文明

  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14、国防和军队

  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15、党的领导

  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畅通。

全面深化改革有哪些规定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全面深化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改弦易辙。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把握改革的领导权和主动权,确保党统领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增强政治定力,坚守政治原则和底线,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确保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切实遵循改革内在规律。在改革中,正确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坚持先易后难,从最紧迫的事项改起,从人民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实效。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与集成,必须全面系统推进。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创新科学的改革思维,坚定攻坚克难的信心,增强狠抓落实的力度,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和任务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解答的全面深化改革有哪些规定问题,若您有其他问题想了解,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