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信托账户还有多少米可以下锅?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04 05:54
人浏览
信托账户还是有的,主要是成本问题。
  谭昊:我想问吴总,信托帐户在外面还有多少能拿到的?
  吴彧(中融国际信托助理总裁):还是有的。
  谭昊:你估算过吗?
  吴彧(中融国际信托助理总裁):实际上讲到帐户的问题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这个制度创新,信托的制度创新对于公募基金产生了一种冲击。因为这个原因之后,某种程度上带来了监管部门的一些技术上的处理。因为当时已经出现了,像对面坐着几位公募优秀人才全部流向私募,对公募影响比较大。
  我们回过头来看制度创新,它之所以能成为一些趋势肯定是有一些背景的。前面郑总也谈到信托成本的问题、徐总也谈到了合伙制问题。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个信托成本到底是怎么组成的。因为中国资本市场刚开始,个人信用在建立过程中间。这时候就要找一个制度完善。为什么我们私募叫阳光私募,也就是说原来大家是搞不清楚,通过信托制度安排之后让大家对原来不清楚的事变成了一个清楚的事,有了一定的监管。
  如果讲信托成本的话,前边郑总也讲到了,成功的投资家道路之一。我想通过制度安排之后,再过五年可能就不需要信托,也做合伙制。因为市场效应已经产生了,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做。
  谭昊:我想现场做个小调查,现在发产品拿不到信托账户的请举手。好像大家都没有这个问题,是不是帐户很充裕啊?
  吴彧(中融国际信托助理总裁):可能就是成本问题。
  谭昊:你有预测问题什么时候会改善吗?业内有这样的讨论吗?
  吴彧(中融国际信托助理总裁):我觉得这个相当于什么情况呢,就像今天说明天是涨还是跌,谁也说不好。信托就是创新,我在考虑,如果说它不能开的话,怎么办?可能我们更多考虑的是这个问题。就像我参加这个会,我很愿意跟诸位这些,应该讲传奇人物了,武林各个门派的掌门人做一些交流。我想的更多是服务。比如说他们现在已经做了,如果真的不开,我有没有金融创新的办法给他们做服务?第二,我现在仅有的存量,针对优秀的私募经理人,比如说像李泽刚、李涛给他们开一下。所以说我们的思路不是在讲它开还是不开,不想去做这个行情是涨还是跌的判断。我们想的更多是现在怎么做。通过制度创新规避掉现在遇到的问题,这可能是我们更多想的问题。
  林海(京富融源总经理):关于帐户的事情,我个人判断现在帐户还是不少的。因为五十多家信托公司,大概有二三十家比较活跃做业务的,这些公司手里面七七八八的帐户怎么也有几百个,少的几百个,多的一两千个不在少数。而且这些帐户是到期释放的。在未来的话,帐户集中出来以后,信托公司就会考虑品牌的需要,还是说产品导向的需要。他也会去找一些他认为比较认可的私募管理人,在他的信托公司发产品。我们第一个产品在西安信托发的,我们不评论这个事情好坏。只评论事情本身。这家公司在发我们产品之前是比较少的涉足私募产品类别。所以我们发了产品以后,今年在全国排了几个月的前几名。然后我去到西安信托那边享受的待遇就比较好一点。因为毕竟在他们业务里面我们是比较靠前的位置。每个信托公司发展新的业务,都需要一两家有带动品牌的公司。如果把信托公司看成一个基金公司,那比较好的项目在他们那边就是重点,做营销就容易一些。这也是商业策略的考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