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不扩张的私募是好是坏?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04 11:21
人浏览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不想扩张的私募基金未必就是不思进取的坏私募。

  数据显示,截止到5月10日,共有24家私募投顾自2009年以来,就没有新品发行。那么,他们的业绩如何,在如今私募圈内流行大而强、多而美的背景下,又为何不选择扩张呢?是他们“不思进取”或是另有难言之隐?

  业绩多不如意

  业绩统计显示,这24家老私募公司共管理36只基金产品,截止到今年4月30日,平均存续期1206天,超过3年,但平均累计收益仅为0.28%。而同期所有阳光私募的平均存续期仅为442天,但平均累计收益却高达13%,这一数据大大领先于这些“不思进取”的老牌私募。

  具体到单只产品上,这些私募基金的业绩也是惨不忍睹。例如成立于2008年1月17日的时策1期,截止到今年5月5日,累计净值仅为0.513,在运行的3年多的时间里,累计亏损高达49.7%,净值几乎被拦腰斩断。

  再比如钧锋投资旗下的先锋1号,该基金成立于2007年12月,基金经理为陈湘义,在2008年中,亏损近6成,2009年的单边行情中未能有效抓住机会,净值始终在0.5~0.7间徘徊不前。无奈之下,2010年4月,钧锋投资对该基金进行“倒贴”,净值由亏转平,但在随后一年的时间里,该基金的表现依然不给力,截止到4月15日,单位净值为0.9559,中长期表现在所有产品中处于中下游水平。

  此外,道合系列与塔晶系列亦是如此,尽管有时表现抢眼,但似乎总是昙花一现,持续性较差,导致净值迟迟未能回归。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规模往往是业绩的反向指标。因此,那些规模急增的私募基金往往受到投资者的非议甚至唾弃;而那些规模较小,扩张缓慢的私募则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不过,我们认为,没有扩张欲望的私募基本不存在,其不扩张更多为一种暂时的策略,而并非长期的目标,因此不思进取的阳光私募,仅仅为一个表象而已。

  正如前面所述,由于产品业绩多不如意,失去业绩的支撑,这些私募基金就如同瘪了气的汽车,折了翅膀的小鸟,想跑却总是跑不起来,飞起来也费劲,只好将精力集中于老产品,期待业绩回升后,再试图谋求扩张。

  简单而言,他们的不扩张或是源于对过往业绩的纠正,还在为当年的操作失误还债。

除了业绩不佳影响扩张外,信托账户资源的紧缺也是影响他们成立新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2009年信托账户停开以来,目前市场存量的信托证券账户越来越少。部分信托账户更是一价难求,有媒体报道,阳光私募赖以发行的信托账户管理费已从2009年的30万元左右,飙升至今年的300万元以上,有大型信托公司甚至开价500万元。这是绝大多数私募公司都难以负担的。

  除了坐地起价外,信托公司要求的私募基金的首发规模也是大大提高,这就提高了准入的门槛,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扩张。有私募基金曾对壹私募网研究中心直言不讳地表示,“谁不想发产品?不想发产品的私募都有难言之隐。现在不是缺信心,而是缺客户。按照现在信托的规定,发产品达到他们的要求几乎无可能,几乎每一家私募在募集时都延期。”

纵观阳光私募这些年的发展,要想达到做好业绩——扩大规模——业绩再上台阶——继续扩大规模的良性循环,绝非当年私募刚出江湖时,草莽英雄也能称霸江湖所能达到的,团队建设,也成为阳光私募扩张的重要瓶颈。

  因此,在公司的投研实力及相关的配套设施还处于较弱阶段,应对原有的老产品似乎都是感到心力憔悴,在投研团队的实力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之前,即使是有心扩张也是无力应对,只好一拖再拖。

  综上所述,阳光私募适度的扩张并不是坏事,而那些不谋求扩张的私募也并非是他们“不思进取”,只专心固守原有的老产品,而是受限于业绩、账户及投研实力的制约,投资者万不可过早认定,不扩张的私募就是好私募,而是需要了解他们不扩张背后的故事,综合的分析各种原因,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择选。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