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赢基金推出中国信托私募基金业绩排行榜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05 21:31
人浏览
私募基金正在借道信托公司走出阳光化第一步。《赢基金》此次排名把阳光化私募理财产品纳入考察视野,试图一览当前一线私募基金的生存状态,排行榜圈定那些由信托公司发行、第三方资产管理机构负责实际运作的证券投资信托产品。信托公司自身发行并投资运作或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投资运作的信托理财产品,因其产品性质、投资主导方与私募基金有较大差异,不列入考察范畴。

  私募基金信托式阳光化的探索始于2004年。当年2月,深圳赤子之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丹阳与深圳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国泰君安(亚洲)合作,推出深国投·赤子之心(中国)集合资金信托。2006年股市走出熊市阴霾,私募基金开始纷纷寻求通过信托公司扩大融资规模。2006年4月,上海5家信托公司联合签署《上海市信托业结构化证券投资信托业务自律守则》,并得到上海银监局认可。2006年9月,股市经过一波行情后,牛市周期基本确立,私募基金信托产品开始密集发行,并逐渐形成被广为接受的信托公司、券商、银行和银监局各司其责的四方监管模式。

  这期间,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屡次在公开场合力挺私募基金的合法化生存。监管层态度的转暖为私募基金发展拓出了想象空间。2007年春节后,民间投资高手林园、金牌基金经理肖华相继发行以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命名的信托型私募理财产品。阳光化私募在本轮牛市受到追捧,其运作也引起广泛关注。

  《赢基金》此番推出的中国信托私募基金业绩排行榜(2007上半年),考察区间为2006年12月29日至2007年6月29日共182日(期间上证指数涨幅42.80%)的信托单位净值增长率表现。相关数据取自各大信托公司网站公开披露数据,无详细数据披露及2007年6月中旬成立的私募信托产品不列入此次排名。为便于对比,披露数据不在上述时间区间的将对净值增长率表现统一进行半年化处理(半年化净值增长率=期间累计净值增长率/统计区间天数*182*100%)。由于各产品的净值公布时间不统一,净值数据的取值将尽量靠近上述两个时间点。

  本次中国信托私募基金业绩排行榜(2007上半年)共计考察26只符合样本要求的私募信托产品,根据半年化净值增长率指标进行总体排名后,还按照信托产品成立时间是否运作满半年进行分类排名,以便于读者参考。中国信托私募基金业绩排行榜由《赢基金》独家推出,并将每半年统计公布一次。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