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信托业第二次年报披露告结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06 07:32
人浏览
时隔一年,信托公司再次提交成绩单。日前,银监会要求披露年报的47家信托公司,除上海爱建信托因故未披露外,其他46家公司均已完成披露工作。

  去年的信托业年报让人眼前一亮,那么走过2005年的信托业,展现的又是一幅怎样的风景呢?

  净利润上升 主业萎缩

  2005年,46家信托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33.27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家营业收入7233.36万元,与上一年度相比增长16.29%。其中,营业收入超亿元的共有10家,但有16家公司与上年相比呈现负增长。

  46家信托公司共实现净利润13.14亿元,平均水平为2855.94万元,同比上年2228.83万元的平均水平下降了28.14%。有6家信托公司2005年净利润超过5000万元,其中上海国投以净利润1.65亿元卫冕成功。北方国投净利润为-8889万元,位列末席,再加上新疆国投、安徽国元、云南国投、西藏信托共5家净利润“告负”。

  就信托公司的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两项指标而言,其均值分别为1.93%和3.24%,同比去年两项指标2.38%和3.80%略有下降。杭州工商信托以11.94%位居资本收益率榜首,较之去年的9.77%更加惊人;而位居资产收益率首位的则是今年首家披露年报的国联信托,为9.93%。

  值得关注的是,信托业务收入占比(信托业务收入/总收入之和)指标表明:去年信托公司主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46家公司信托业务占比的平均值只有38.60%。这一指标超过50%的公司只有15家,其中有5家还是新加入年报披露行列的。反观2004年,35家公司中就有21家信托业务收入占比过半,可见信托公司的本业被大部分公司“边缘化”了。2005年,自营业务收入成了很多公司核心利润的主要来源。这也真实反映出当前业界存在的一大困扰:信托公司的主营业务定位不明确,赢利模式模糊。

  当然,从信托资产质量来看,虽然2005年信托业整体利润有所下降,但是资产质量呈逐步提高态势。2004年信托业平均不良资产率为10.51%,2005年则下降为9.62%,说明大部分信托公司依旧按照“一法两规”谨慎经营。

  新披露公司毫不逊色

  新披露的13家公司平均营业收入水平为6449万元人民币,平均净利润2614万元,同比上年,两项指标分别为6276万元和47.43万元,分别增长了2.76%和5411.28%。

  第一批披露的33家公司平均营业收入7542万元,平均净利润2951万元,同比上年,两项指标分别为6737万元和2348万元,分别增长了18.34%和25.68%。

  新披露公司和第一批披露公司人均净利润的平均水平分别为50.83和45.77万元。

  由此可以看出,新披露公司在平均净利润增长率和人均净利润平均水平方面对综合46家的指标都有正贡献,只是对营业收入略有负贡献。

  夹缝中求发展

  信托公司年报显示,信托公司普遍认为2005年10月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使得商业银行可以按照信托原理灵活地开展个人理财业务。而信托公司则受到私募、“200份”等限制,使得代表信托原理的信托公司在自己的优势市场中反而被“边缘化”了。信托公司甚至认为某些不合规的“同类”,种下了信托业市场形象恶化的种子,深刻影响了信托业整体的发展。

  信托公司的发展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部分公司依托于地缘经济发展,比如位于东部沿海的部分信托公司借房地产之强势而飞天;一些公司则立足于与大股东良好合作,获得某些业务的优先权;还有一些公司则依靠当地政府得到某些政策优惠,这些公司往往是位于中西部,当地政府是其最大股东。

  信托业的发展已然开始分化,依靠雄厚的资本、忠诚的客户群体和先进的经营理念,一些公司已经开始在区域金融市场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而那些只依靠某些优惠条件而生存的公司则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信托业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时代已经出现。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