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华澳信托公司杨瑞驰:我们将是独树一帜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07 08:46
人浏览
一家新公司,在产品相对单一、运营相对简单的初期,为什么如此重视风控?杨瑞驰说:“因为我们有未来,我们现在是新公司,就更需要发展我们的质量,我们当然要集中力量在质量上—做有质量的项目,有质量的执行,有质量的资产管理,树立起有专业的影响。如果我们可以做到这三点,我们未来的发展会很顺畅。” 华澳目前只发行了3个集合项目,因为它们花了大量的时间用于落实公司内部的规章制度、流程和人力的管理办法,“这个行业,说到底,是做人力生意的”,杨瑞驰重复了一遍,“我们是做人力生意的,需要发展人”。 1995年3月,澳大利亚人Richard Young到香港面试,当地人告诉他,两年后香港将回归祖国,“你应该会说中文”。回到澳大利亚,他找了一家私人学校,开始学习中文,他的第一个中文老师为他取了现在的名字—杨瑞驰。之后的14年,杨瑞驰一直在香港工作,直到半年前,他参与完成了麦格理集团入股华澳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的谈判,出任新公司的首席运营官,旋即驻扎上海。 现在,杨瑞驰已经把家搬到了上海。面对记者,他充满信心地坚持用中文回答所有的问题,“入股华澳这个投资是我做的,所以我要来上海,我在澳大利亚的朋友问,‘杨先生,为什么你不住在澳大利亚?’我说,比起澳大利亚在海边的舒适生活,上海有更多的机会”。 信托公司可能两极分化 见到杨瑞驰的前一天,中国银监会突然口头全面叫停“银信合作”,意在控制银行表外贷款急剧扩张的风险,引导信托业回归资产管理的本职,此举着实让整个信托业乃至银行业为之一震。访谈的当天上午,一则更重要的消息称,监管层将从制度层面规范信托公司业务,银监会已下发一份针对所有信托公司的《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文件中分别从净资本计算、风险资本计算、风险控制指标、监督检查等方面对信托公司的净资本监管做了精确的计量和要求。2010年7月7日下午,与杨瑞驰的谈话就此展开。

“我很理解监管层的担忧,很多银行和信托公司的产品计划可以帮助银行变相贷款,上半年银信合作增速过快,在银行贷款规模快速增加的情况下,我很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坚决”,杨瑞驰直率、客观地评价了监管层此次重拳出击信托公司的举动。 杨瑞驰认为,设立净资本监管红线,可能会导致信托公司走向两极分化,其中有大资本金的信托公司,将来可能会积极开拓机构投资者,向它们提供日常的资产管理服务,这同时需要管理人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创新业务的能力、防控风险的能力,“如果你要和机构投资者有大的合作机会,一方面要有资本金,另一方面要有相应的风控能力和管理能力”。 “现在的中国信托业需要变化”,在杨瑞驰看来,与传统的信托计划、传统的信托行业不同,现在如果真的要发展这个行业,需要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信托公司需要强化它们的管理能力和风控能力,以及创新业务,和机构投资者一起发展它们之间的关系。 杨瑞驰说:“如果信托行业可以对机构投资者发展分销渠道,那么未来的产品就可以比较多,比如说保险公司,它们不像其他的高端个人客户,它们的资金周期很长,有的要20多年,它们的收益不在于短期的流动性,有稳定的回报和时间期限较长的产品适合它们。所以,首先是增大规模,还有从简单贷款一类的产品到比较多创新的产品,还要注重发展基金。” 新的宝贝 2009年底,华澳正式挂牌。提到这个项目,杨瑞驰兴奋起来,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这是一个新的宝贝,从2007年中开始,我第一次见到中国的朋友和同事,整整3年,我们有机会在一起,深入了解对方的想法和个人习惯”。 华澳信托由昆明信托重组而来。昆明信托于1993年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是昆明市政府领导的一家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国家信托行业开展的第五次清理整顿过程中,由央行于2003年发文明确同意保留。几年前,昆明信托一直在寻觅引进新的战略投资方,以求重组。2007年,杨瑞驰作为澳大利亚麦格理集团在亚洲市场的资深投资银行家参与了重组工作,“和中方合作伙伴的磨合是从3年前开始的,一直到我们从昆明搬到上海”。 2009年6月1日,北京三吉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融达投资有限公司、麦格理资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从原有股东手中按照协议约定接收了财务、合同、协议等,重组工作基本完成。2009年8月31日,华澳收到监管部门的批复,“我们终于可以开业了”,讲到这里,杨瑞驰露出孩子般天真的笑容。 华澳信托初期注册资金为3亿人民币。根据银监会允许外资持股比例的上限要求,麦格理持有华澳信托公司19.99%的股份。另两家股东分别为持股60%的北京三吉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持股20.01%的北京融达投资有限公司。其中,第一大股东北京三吉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系国投电力公司的控股公司,成立于1999年底,注册资本9.6亿元人民币。 麦格理集团入股华澳,是继英国巴克莱银行、摩根士丹利、澳大利亚国民银行之后,又一家外资试水中国信托市场。众所周之,信托业在中国的发展颇多周折,“以信托功能之完备,在中国发轫之早,受整顿之惨烈,结果之难如人意,在所有金融工具中无出其右者”。那么,麦格理以小股东身份弄潮中国信托业,它究竟看到了什么机会? 杨瑞驰直言相告,“这是个融资平台,尤其是2007年修改了名称之后,事实上增加了这个行业的灵活性,可以是投资银行的平台,可以是资产管理的平台,也可以提供私人银行的服务,非常灵活”。 2007年初,中国银监会主持修订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与《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简称“信托新两规”)正式出台,一场由监管部门发起的对信托公司的大重整拉开了序幕。其中,很重要的一项便是重整信托公司名称,将修订前的“信托投资公司”一律更名为“信托公司”,以强化信托公司的信托功能。 “中国的信托与国外的信托不同,国外的信托不可以安排贷款,不可以有一个独立的资产管理平台,只做信托,其收费只局限于委托费,但是中国的信托公司可以安排融资,可以从事资产管理的生意”,杨瑞驰说:“除此之外,未来如果华澳拿到QDII的资格,会有更大的市场空间,麦格理在中国有很多优质的高端客户需要在外国投资,我们可以依靠这个平台发展当地的关系,铺设渠道。”至于持股比例,杨瑞驰相信,随着开放的步伐越迈越大,麦格理存在增持的可能性。 发展机构投资者 在漫长的重组过程中,杨瑞驰与他的中国伙伴建立了非常友好的关系,这为日后的公司运营打下了基础。他说:“他们对我观察当地的市场、当地的法规、当地的文化和习惯很有帮助;对于合规经营,发展人脉,特别是国企如何发展关系,有非常多的建议,这是中方合作伙伴带来的优势”。杨瑞驰非常在乎股东的素质,“我们是新的信托公司,但是我们的股东背景比较强,能力比较强,麦格理在创新业务、资产管理、基金管理、金融行业等方面经验丰富”。 成立初期,华澳主要将业务集中在帮助公司和上海当地政府部门融资,为高端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提供人民币投资产品,“在信托行业,信托只是个平台,信托公司的实力取决于它是否有能力发展分销渠道。我们的产品取决于高端客户,我们满足它们各种各样的融资需求,开拓市场是个非常艰难的过程,这可能需要我们花费比较长的时间发展客户”。 现在,华澳正在努力学习当地市场,“未来我们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我想创新业务会是我们的优势,因为新的结构、新的产品,可以跟我们国外的股东商量、沟通。如果我们获得QDII的资格,我们国外的股东就可以准备更多的产品,有更多的投资机会,我们可以提供国内的管理服务、国外的管理服务、产品的管理服务,同时在当地发展基金类的产品,比如商业基金、产业基金、私募股权基金”。 杨瑞驰特别提到,金融行业始终有个问题,民营企业发展需要贷款支持,但现有的商业银行的管理办法不能充分满足民企的融资需求,“这就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我们可以安排民企的融资,尤其是有规模的民企”。 一个信托公司是否成功要看它是否具备两个东西—有没有找到很好的项目;有没有找到大的投资者,“因为除了创新业务以外,传统的产品大家都可以做,但是我们的客户关系发展得越来越快,有一些大的民营企业,要与我们合作。外资股东也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一些优质项目和投资机会”。 由于历史原因,信托业在中国有一个“不好的背景”,杨瑞驰说:“这需要改变市场想法,需要集中我们公司的资信,给监管层和机构投资者传递一个印象,我们是一个有专业、有能力的信托公司。现在,信托公司能够涉及的机构投资者其实还是有限的,这需要和监管层进行沟通,进一步放开市场。”杨瑞驰希望对华澳假以时日,在机构投资者面前树立起一个形象—中国市场上资产管理能力最专业的信托公司,“我们是独树一帜的”。 寻找人才 按照目前的中国监管政策规定,麦格理只能持有华澳19.9%的股权,作为首席运营官,杨瑞驰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呢? 杨瑞驰笑着说:“我在日常的管理工作当中是相当积极的。”正式运营后的半年里,杨瑞驰最重要的工作是“很严格的风控管理”,他再次强调一遍,是“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 运营半年多来,华澳信托已经做了8个项目,其中3个集合项目,其他的都是单一项目,“现在要做的是执行我们正在做的,发展我们的后续管理”。目前,华澳已经有一些发行的项目,接下来针对已发行的项目做好后续管理,手上还积累了一些项目,并且正在积极开拓其他项目。但杨瑞驰强调,“对我们来说,风控和资产管理是第一,第二才是我们现在的项目”。 一家新公司,在产品相对单一、运营相对简单的初期,为什么如此重视风控?杨瑞驰说:“因为我们有未来,我们现在是新公司,就更需要发展我们的质量,我们当然要集中力量在质量上—做有质量的项目,有质量的执行,有质量的资产管理,树立起专业的印象。如果我们可以做到这三点,我们未来的发展会很顺畅。”杨瑞驰对市场竞争的内涵认识得非常清楚,他说:“归根到底,要看信托公司的执行能力和管理能力,因为监管部门每年也会审计所有的信托公司,如果信托公司要发展创新业务,真的需要具备一个非常专业的管理流程、独立的风控管理及资产管理系统。” 华澳目前只发行了3个项目,因为它们花了大量的时间用于落实公司内部的规章制度、流程和人力的管理办法,“这个行业说到底是做人力生意的”,杨瑞驰说,“我们是做人力生意的,需要发展人”。 华澳现在正努力寻找有信托公司、银行、投资银行概念和资历的人才,“因为信托公司的前台、中台、后台里,中台和后台与商业银行的差别不是很大,信托公司的特点在于它是个融资平台、资产管理平台,需要有设计交易结构能力的人,需要能发展关系的人,需要具备资产管理能力的人。交易结构、产品销售和后续管理能力,这三个能力非常重要。另外,传统的产品不太复杂,但是涉及股权类的产品,还需要员工有执行私募类项目的能力”。 杨瑞驰承认,适合的人很难找到,“但是态度更重要”。他表示,希望完成目前的项目后,可以给华澳团队的成员更好的待遇。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