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银监会新规:理财也不能绕开信贷政策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08 03:10
人浏览
此次银监会对银行投资渠道做出新规定,再度强调了银行与资本市场隔离,作为在投资者心目中“稳健形象”的代言人,银行未来更多将凭借其网点、营销方面的优势,向理财产品 “超市”的概念转型。

  “银行理财必须符合相关的政策规定,而绝不能绕开。新的调整措施即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昨日,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根据本报获取的一份“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监管层对“理财资金直接或间接用于发放信贷贷款,应符合的要求”中,第一条即指出,“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要求”。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监管层仍严控银行信贷资金投入房地产等行业之际,用益信托统计数据却显示,今年前5个月共有30家信托机构参与集合信托产品的发行,其中,房地产信托产品发行共55个,总额102.28亿元,且呈现逐月增多的迹象。

  上述新规是否将限制投资于房地产的信托贷款产品?

  对此,上述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表示,理财也应该符合宏观的政策导向,这是新规定考虑出台的一个重要因素。“信托贷款类产品已经成为维系银行和所谓优质客户的纽带”,他认为,当监管层控制某个行业的信贷,银行却通过信托理财产品的方式,募集公众资金给予客户融资支持,就违背了监管初衷,甚至会给宏观货币政策的执行带来影响。

  同时,“通知”还要求“发行银行向单一借款人发放银行贷款和通过理财产品发放信托贷款的总额不得超过发行银行资本金余额的10%”,从规模上控制银行利用理财产品对信贷禁入行业的融资力度。

  而对于整体信托贷款类产品的监管新规,“通知”要求“资金投资风险没有全部实质转移给投资者而是由发售理财产品的商业银行承担的理财产品”,应将理财资金以及投资的资产纳入银行表内核算管理,并计提必要的风险拨备。

  所谓信托贷款类产品,即银行将募集的资金用于企业的融资。由于该业务属于理财业务,因此不计入银行资产负债表,银行以往也无需对此计提拨备,最终产品表现均由投资人承担。

  在银行方面看来,在新规指引下,未来再发行类似产品,首先需要权衡自身的成本,如果借道理财产品获得的收益还不如拨备计提的成本,该产品发行节奏自然会放缓。“在额度宽裕的情况下,银行可能会直接转为授信。”

  此外,“通知”还要求理财资金不得直接投资二级市场公开交易的股权,也禁止直接或间接投资未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份,但并未限制理财资金投资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新股或基金。

  据记者了解,以往的银行相关投资于股市和股权市场的产品,一般并不通过基金公司和信托公司,而是仅仅聘用其为“顾问”。而对于监管层而言,此举无疑对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带来了挑战。而此次银监会对银行投资渠道做出新规定,再度强调了银行与资本市场隔离。

  另一方面,作为在投资者心目中“稳健形象”的代言人,银行未来更多将凭借其网点、营销方面的优势,向理财产品“超市”的概念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前期市场关于监管层将叫停QDII的猜测,“通知”给予了“反驳”。但其同时指出,严禁利用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变相代理销售在境内不具备开展相关金融业务资格的境外金融机构所发行的金融产品。

  业内声音

  高端理财或受较大影响

  对于银监会新规,成都多家商业银行、信托公司及研究机构相关负责人昨天表示,这或将成为2005年以来最大的一次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金融机构的创新积极性。

  昨日,某股份制银行零售业务部负责人称,最近几个月他工作轻闲了不少,原因是新产品少了,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的产品更是难得一见。该负责人表示,银监会规范理财产品,“出发点很好”,但客观上会影响银行的创新积极性,不利于产品的多样化。“它甚至会影响到高端理财或私人银行业务。”

  另外一家银行零售部负责人则表示,银行未来更多是研发稳健型的产品,如果是相对风险偏高的,“我们估计只能做代销。”

  普益财富研究总监李要深表示,在征求意见稿中,他最关心的是“严禁直接或间接投资于未上市公司股权和上市公司未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份”,相当于限制了私募股权投资,这对银行高端理财的影响很大。

  据社科院理财产品中心的统计,2008年56家商业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4456款,最高到期收益率30%,最低-45.92%,表现最佳和最差的均属股票类。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