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信托类产品密集亮相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08 11:27
人浏览
颇受市民欢迎的年收益在4%左右的稳健型信托理财在消失了大半年后近期又重出江湖。即便在节日中,记者在中信、光大、民生等股份制银行已经看到了相关理财产品密集上市,最高年化收益达到4.15%。
  
  在光大银行静安支行,理财师向记者表示,以前商业银行在节日期间常常不办理业务,现在却能够提供预约服务。在节日期间申请,到工作日就能自动为客户申赎各种理财产品。
  
  工行的理财师则向记者反映:投资者在饱受风险之苦后,投资理财日趋保守。于是,此前一直受投资者追捧的高风险结构型理财产品、QDII理财产品以及新股申购类理财产品开始遭到投资者冷落。对于投资者这种心态的转变,不少银行适时开发了保本理财产品来满足需求。
  
  记者注意到,从预期收益来看,中小银行发行的信贷资产理财产品平均要比大银行所售卖的同类产品利率要高一些。此外,在节庆期间面市的信托类产品也对不同客户进行了“分级”,如某银行出售的产品对本金5万元至10万元客户拟定的是3.88%的年收益,对本金在10万元至20万元的客户年收益可达3.98%,对购买金额在20万以上的客户给予4.10%的预期年收益率。
  
  “前阵子真是不敢买银行理财产品呀,什么零收益、负收益的,银行理财的口碑也开始往下掉。回过头看,其实如果秉着求稳的心态,寻找一下预期收益在4%至5%的信托理财产品,战胜银行的定存收益也蛮好的。”在南京西路的建行VIP柜台,正在咨询理财产品的曹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去年上半年到期的建行利得盈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209天到期年化收益达到5.13%,“当时我就还想买,但是不止建行,其它银行这类产品也都没了,最近看到宣传单,赶紧再来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当年4%的信托理财是利率在3时代下的产物,而我国当前的利率水平仅为2.25%。业内对此表示了关注,并不排除今年加息可能。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