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群雄逐鹿 基金失利理财市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08 20:29
人浏览

  近年来,公募基金总规模一直在2.5万亿附近徘徊。而此时,银行、信托、私募、券商等多种理财产品风起云涌,2010年信托业总规模达3.04万亿元,今年前三个季度,银行理财产品总规模就已经达到13.35万亿元。
  尽管基金公司依然热衷于发行新基金,新发基金以每年一两百只的速度增长,募集约3000亿元,但实际带来的资金增长十分有限。

主力资金流入个股(12/02) 某些股割肉出逃肯定后悔 突发暴涨很可能不期而至 股民福音:套牢股票有救了!   近年来,理财市场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已经从公募基金“一枝独秀”阶段进入了“群雄逐鹿”的理财多元化时代。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银行理财、信托、券商集合理财以及私募股权投资(PE)等同台竞技,竞争激烈程度越来越高。各类理财产品的规模突破10万亿元,逼近20万亿,而近年来在规模上停滞不前的基金业,已经被银行理财和信托理财超越。

  依赖于股市行情的基金业,错失了非股市理财产品大爆发的机会,在空前的外部竞争压力下,努力在十万亿理财大市场里寻求突围。

  银行信托理财已超过基金

  2007年A股处在牛市阶段,基金是最重要的理财产品,当年新增投资超过1.5万亿元,基金资产规模超过3万亿元。时过四年,银行理财和信托理财后来居上,从规模上超越了基金业。

  根据普益财富银行理财最新公布的数据,2011年前三个季度,银行理财产品总规模已经达到13.35万亿元,尽管这一规模中有投资者一年内重复购买的原因,但总量已明显超过了基金和其他理财产品。

  来自于中国信托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信托业总规模达3.04万亿元,而且业内普遍预计2011年信托理财规模还将有所增长。而中国基金业即使加上私募性质的专户、企业年金、社保基金的规模,目前总资产规模也只有不到3万亿元。

  银行、信托等种类的理财产品占据了理财市场的大部分河山。

  银行理财的爆发式增长始于2009年,当年银行理财规模上升到了超过5万亿元,2010年又进一步上升到7万亿元,五大银行、全国性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各类银行争相发行债券投资、信贷类、票据类、打新股等各类银行理财产品。

  被银行理财和信托理财超越的基金只能位列理财产品的第三位。近年来,股市行情不好,基金业发展遇阻,尽管基金公司依然热衷于发行新基金,每年新发的产品也有一两百只,募集约3000亿元,但实际带来的资金增长十分有限。天相统计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基金被申购1.34万亿份的同时,出现了1.53万亿份的赎回,净赎回1931亿份,和今年前三季度新基金的募集份额基本相当。在基金的申购赎回中货币基金的频繁申赎是主力,今年前三季度就贡献了0.8亿份的申购和0.84亿份的净赎回,扣除货币基金后,其他基金今年前三季度申购了0.54亿份,赎回0.69亿份。

  其他理财产品快速成长

  除银行理财和信托理财之外,投资型保险、券商集合理财、阳光私募、PE基金,其他如黄金白银等理财产品也发展起来,与基金站上了同一个赛道。

  投资型保险产品的快速增长,冲击着基金业的市场份额。有关统计显示,2010年底,保险公司存量的投资型保险资产规模达到了7700亿元,尽管和基金还有差距,但其发展潜力不可小觑。

  券商集合理财在2009年的小牛市中开始爆发,当年募集资金接近700亿元,比到2008年券商集合理财募集规模总和还多。近两年,每年都有数百亿的募集规模,2011年受到股债双杀的影响,券商理财产品受到一定打击。

  阳光私募基本上是以信托形式存在,这类产品在2009年和2010年获得迅速发展,管理资产规模突破了1000亿元,和基金公司的专户业务的客户群高度重叠,已经能够和基金公司一对一专户在规模上“平起平坐”了。

  2009年创业板市场的推出使得PE基金成倍增长,很多产品走入公众视野,尤其对高端客户有很强的吸引力,资产管理规模早已在千亿级别以上。此外,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理财,在银行和专业黄金投资公司中盛行起来,成为理财市场的新兴力量。

  基金遭渠道自有产品挤压

  银行和券商理财产品的快速发展还直接影响到了基金两大销售渠道——银行和券商销售基金的积极性。

  “银行自己有丰富的理财产品,券商有集合理财,同等条件下,他们当然更倾向于卖自己的理财产品,基金规模自然受到影响。”广东一家大型基金公司高管表示,“这两年,券商大力发展集合理财产品,明显挤压了基金在券商渠道的销售,他们这两年在券商的基金销售量下降明显,已经不足2009年销售规模的一半。”

  众所周知,银行客户经理同时背负着多项理财产品销售的指标,但销售自己银行的理财产品往往是最主要的考核指标,压力之下,银行客户经理销售基金的积极性比起三四年前,已大大降低。

  面对渠道的压力,基金公司开始谋求突围,通过网上交易、直销、第三方销售等其他渠道增加基金的销售量,同时继续深耕银行和券商渠道,增强基金产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在十几万亿的理财大市场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基金PK其他理财产品

  相比其他类别的理财产品,基金在投资范围、产品灵活性和渠道上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从投资范围上来看,基金只能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而银行理财产品除了这两个市场外,还能投资票据、信贷等资产,投资范围广且收益更为稳定。不仅如此,银行还可以推出黄金、白银、艺术品理财等以实物为基础的理财产品。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保本基金,风险水平低,在股市行情不好的时候,这三类产品本应能有很大的发展,但却被银行信托抢了风头。

  信托理财的投资范围也十分广泛,可以是公共事业信托、房地产信托、股权质押或贷款类信托理财等诸多投资范围,在一类信托理财产品发展受到制约时,其他理财产品仍可能出现爆发式增长。例如,2011年下半年房地产信托发展受到监管和行业影响而出现下滑,但同期资金面紧张,贷款类信托借势获得迅速增长。

  基金产品的另一个劣势是灵活性不足,银行理财产品可以根据客户不同时期对收益率的要求,随时调整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结构,例如当资金利率上涨,三个月期年化收益率4.8%左右已经不能吸引投资和大量购买时,银行马上可以推出5%以上的收益率的产品。

  基金公司却没有这种灵活性,分级债券基金A类份额和银行理财产品有类似之处,新发时投资者认购火爆,但当投资者收益预期提升时,基金无法提高产品收益率。今年11月,一只产品开放申赎,申购量明显不如赎回量大,份额一天减少了10亿份以上。此外,银行理财产品还有一个优势,即使一只产品出现亏损,由于投资不透明,银行可以用其他产品收益来弥补。

  这几年热销的投资类保险理财产品设计更加灵活,除了可以将投资和养老保险结合起来之外,产品和服务多样灵活,例如有的产品可以再投资,多年后一次性返还本金,推出保底收益账户,不同投资保险账户之间转换不用手续费。

  作为理财产品,基金受到比阳光私募、券商集合理财严格得多的制约,产品设计和投资运作受到诸多束缚。不过,任何理财产品归根结底,竞争的核心在于投资业绩,谁能通过专业化的投资获得较高的正收益,谁就能掌握未来。

  基金公司高管调查结果

  79.63%的基金公司高管认为,银行理财产品已经对公募基金的发展带来明显影响,是所有理财产品中选择最多的,其他理财产品被选择的比例都不足50%。

  42.59%的基金公司高管认为,信托理财产品已经对公募基金的发展带来明显影响,仅次于银行理财产品。

  阳光私募产品和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分别被31.48%和29.63%的基金公司选择。

  此外,民间借贷、保险理财产品和其他如黄金白银之类理财产品分别被11.11%、5.56%和3.7%的基金公司高管选择。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