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飙高 2天期收益率7%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08 21:52
人浏览
本报讯 2天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7%期限之短、收益之高,历年罕见。今年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银行钱袋一收再收,随着年中考核时点的临近,银行纷纷使出“高招”突击发行短期理财产品。昨日,记者走访市内商业银行网点发现,短期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再创新高,很多都超过了5月份CPI5.5%的水平。

  昨日,记者走访市内商业银行网点发现,一家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推出的2天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7%,这款理财产品已从前日起开始面向市场发行,不过,其认购门槛为100万元。而就在本周一,另一家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推出的投资期限为10天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曾达到6.8%的顶峰。这款理财产品5万元起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5%,50万起6.7%,500万起6.8%。此外,本周,一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发行的2天期理财产品收益率也达到了6%。比起前一期短期理财产品5%的年化收益率来说,本周明显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倒挂”,长期限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要比短期限产品低。如一家国有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92天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仅3.9%,而7天期限的产品年化收益率达5.6%。

  “这种现象明显与半年末突击拉存款有关。”一家股份制银行个金部人士昨天介绍,临近月末或者季度末,银行大幅提升短期理财收益率更多是出于拉存款考虑,因为这些理财产品到期日或者募集结束期刚好落在当月最后一天,就可沉淀成存款,这也是月末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超过长期产品的重要因素。

  行业人士介绍,从以往的经验来看,银行对其承诺的收益率“预期”还是基本兑现,市民理财时不妨参考。

  体验

  揽储 银行客户经理私送加油卡

  每次调存,杨的揽存任务量就被大大加码今年25岁的杨霞是一家股份制银行个金部的客户经理,最近正为大规模的揽储搞得压力很大。

  昨日上午,记者在南坪西路见到杨霞的时候,她正要去拜访客户。“这家客户其实存款规模并不大,只有50来万,以前一般是电话联系,现在各家银行抢客户抢得凶,不得不上门拜访。”杨霞无奈地说。

  记者随杨霞来到这家办公面积不到100平米的安装公司。面对杨霞的劝说,这家安装公司的负责人并不急着承诺将企业流动资金存进银行,而是反复询问她半个月前提出的贷款申请办得怎么样了。

  “现在额度紧张,银行首先满足的是贡献大的优质客户,存得越多就越容易贷到款,而且我私人还有加油卡赠送。”对于杨霞的解释,企业负责人并不买账,摆摆手说现在多的是银行在找他存钱,贷款一天不下来就不会去存款。

  “开户并且存款可以赠送礼物,但是返点和提高利率是没有了。”杨霞说,由于担心监管层查处,现在手中的返点权都被收回,但揽储的任务却没有下降。除了吸引新客户,由于担心本身的老客户被其他银行抢走,有银行也暗中采用信用卡刷卡积分返奖等方式挽留客户。

  杨霞说,今年6次调存后,银行加大了揽储的考核力度,根据日均存款额和当月最后一天的存款额来计算,日均存款额的收益大约在0.6%~0.8%,如果客户经理这个月底日均存款额有1000万,那么就会有6万元的收入。而之前,同样是拉到1000万元,其收入充其量也不到3万元。

  支招

  选择理财产品尽量“打短”

  银行理财专家建议说,由于目前仍处于加息周期,投资者可适当调整个人流动性资金的投资期限和投资标的,应以期限较短、投资配置资产主要为债券与货币市场类的理财产品为主,少量配置期限较长的投资产品。

  虽然5月经济数据创下34个月新高,但市场仍认为尚未见顶,通胀压力依然不减,加息仍在预期之中。一旦加息,投资者可以循环投资。同时,短期理财产品可实现收益为阶段性收益,如遇加息、存款基准利率上调也会带动票据市场价格,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收益也会顺势提高。对于风险承受力较强的投资者来说,可以考虑投资信托公司发行的集合信托计划。

  本组稿件除署名外由记者 梁龄 采写

  相关

  揽存乱战趋于白热化

  银监会点名整改理财乱象

  眼下又到年中关口,种种迹象都凸显当下各家银行对资金的争夺战已趋白热化。银监会相关人士前日证实,银监会6月24日召开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座谈会,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进行风险提示,要求商业银行合规开展理财业务。

  一位银行业内分析人士称,在目前流动性收紧的政策之下,银行为此焦头烂额。此前,市场也时有传言一些银行无钱可贷,而多家银行陆续抛出的再融资行为也证明了银行对于资金需求的迫切几乎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某股份制银行一位人士表示,以往中小银行还可以依赖国有大银行在银行间市场进行拆借,但现在大银行也开始力不从心。

  对于上半年银行揽存忙的现象,专家指出,资金紧张的现象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至少在第三季度内不会看到缓解的迹象。

  中德证券银行业分析师佘闵华表示,银行对银监会存贷比的日均考察思路还没有完全转过来,因此在季末、月末还是需要调动“帮忙资金”来冲时点。如果银行依据季末的存款量来制定资金运用的话,会产生失真的情况,所以银行揽存还需理性对待。

  “下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在募集资金规模和产品数量上还将处于高位,其中,缺钱还是银行发行大量理财产品的主要动力。而且,目前理财产品市场上,一些保本、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有存款替代的功能。”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王增武表示。

  据了解,银监会在上周五的理财会议中,点名六项银行理财违规操作,即同业存款存放本行、购买他行理财产品、投向政府融资、绕过信托做信托受益权产品、委托贷款理财产品、票据资产理财产品。

  记者根据Wind数据整理统计,6月20日到6月30日之间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共计265款,其中就有91款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均超过5%,有5款理财产品超过7%。

  综合新华社、每日经济新闻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