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伊朗石油禁令对航运保险市场的“解”与“禁”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09 11:01
人浏览
由于欧盟对伊朗实施多项石油贸易制裁措施,迫使还在继续与伊朗进行业务往来的油轮公司必须在欧洲以外寻找保险公司,这对以伦敦为中心的欧洲航运保险市场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同时,也对其他市场敞开了机遇的大门。
  "老东家"业务流失
  据悉,2012年7月开始执行的制裁措施将严格禁止欧盟国家从伊朗进口原油和石油制品,并且要求欧洲保险商不对运往世界任何地方的伊朗石油制品提供赔偿。由客户会员共同拥有、覆盖95%全球油轮污染和人身伤害保险索赔额的国际保赔集团(P&I Clubs)执行官安德鲁·巴多特指出,这将有利于主要竞争对手开拓在伊朗、亚洲其他地区及俄罗斯的市场份额。
  巴多特表示,制裁不会妨碍继续和伊朗开展业务的船主从其他地方获得保险,从经商的角度来看,制裁生效之后,国际保赔集团将会损失这些船队的保费,他们中的多数将会从其他市场寻求保障。
  劳合社市场协会(Lloyd's Market Assn)高级执行官尼尔·罗伯茨认为,任何类似情况都会导致业务流失到其他区域。
  据国际海上保险联盟(IUMI)介绍,伦敦是全球船运保险业的中心,占据总额85亿美元船体和机械保险业务17%的市场份额,同时控制总额约130亿美元的货运保险业务8%的市场份额,仅次于日本和德国。但由于美国和欧盟相继开展伊朗制裁行动,大量船主已经开始转向亚洲、拉美和俄罗斯保险商寻求保险。
  中国或可有作为
  这种航运保险市场变局的发生,适逢国际海险业着手"吸纳"其有史以来所遇到的最大赔单--意大利"协和号"邮轮1月13日触礁造成的最高可达10亿美元的损失。
  巴多特称,国际保赔集团已根据对伊朗的石油禁令,暂停了相关业务。
  国际海上保险联盟表示,制裁也将迫使提供船体和机械保险业务的欧洲商业保险公司不再对运载伊朗石油的油轮进行承保。"我们承认,对多数保险公司来说,对运载伊朗石油的油轮进行承保还是行不通的。"
  国际航运业一资深人士表示,中国和印度可能顺理成章地成为航运保险需求的新"着陆点"。2011年,因伊朗受到制裁,欧洲保险供应商被迫"撤离",伊朗最大的油轮运营商--伊朗国家油轮公司通过国内和亚洲市场解决了航运保险问题。据国际海上保险联盟提供的数据显示,作为海险业的新兴势力,中国占据全球船体和机械保险业务的10%、货运保险市场的9%。
  船主在欧洲市场以外的投保能力将受到银行的影响,这是因为银行贷款对客户的船队来说,往往也是一种保障。同时,银行会将其认为财力较弱或不透明的保险公司否决掉。伦敦一家海险公司表示:"你不能突然说'我们在某家保险公司投保吧,这家公司的评级是C'。原因是银行可能对此说不。显然,在伊朗,保险公司在这种交易中较为被动。"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同样有所限制,并不是所有亚洲保险公司都能吃到这块蛋糕,只有不依附于欧洲再保险的保险公司才能参与到相关业务的竞争中。需要说明的是,伊朗进口需求中的一大块,包括食品和生活消费品,都是通过集装箱货船进行运输,而原油出口则依靠油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