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房地产信托政策收紧 信托理财创新求生存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09 12:25
人浏览
晨报记者 刘志飞

  尽管房地产信托政策越收越紧,但并未影响信托理财市场的蓬勃发展。一方面,各类创新型信托理财产品纷纷面世,另一方面,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近期又开始重新抬头。

  信托产品创新不断

  信托行业的创新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满足客户需求;二是规避政策监管。据普益财富最新的报告显示,目前,市场状况可谓是两股力量同发。

  有媒体报道,近日,数家券商正大力推广一只结构化证券投资集合信托产品。据了解,该信托计划募集资金规模已达20亿元,震动了整个私募发行市场。与此前不同的是,该信托计划推出了“伞型”和“大众参与”的概念,最低300万元可成为次级受益人,获得1:1到1:2的资金杠杆,进而直接买卖股票。该款产品的问世主要是满足广大投资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这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备受监管层的支持。而另外一款“信托融资挂钩楼盘营销”的房地产信托产品却是有意规避政策监管。该信托产品合同写明“只要购买该信托产品,将来就可以8.6折购买项目房产”,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既可以获得信托产品的投资收益,又可以享受房产投资收益。但后续是否会受到监管层的限制,尚未可知。

  普益财富认为,在国内信托模式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加快创新是必然选择。然而,创新包括很多方面,如相关制度创新、产品运行模式创新、资金运用方式和运用领域创新等。但“流”不能光用“堵”的形式,还要“分流”和“引流”,其中制度创新是关键。信托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稳定,有助于防止信托产品朝着“畸形”的方向发展。

  信托公司转移视线

  自《关于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下发后,受监管部门对房地产信托业务管理的影响,多家信托公司暂停房地产类信托业务。据诺亚财富统计,本周(11月25日—12月1日)市场上没有新的房地产信托推出。因为房地产信托的暂时消失,信托产品发行急剧下降。产品募集规模整体偏低,最大的有5亿元,最小的仅有1800万元,大部分低于1亿元。信托产品期限范围明显缩短,为1至2.5年。因为房地产信托的缺失,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下降到6%到10%不等。

  不过,随着房地产信托越收越紧,同样是在今年被政策限制且一度也迅速减少的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近期却重新活跃。据用益信托工作室不完全统计:上周共发行了130个银信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同比增加了33个,增幅达到34%;银行信托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为1990.7亿,同比增加了734.4亿,上升幅度达58%。

  有分析人士表示,在房地产业务的紧箍咒越套越严的同时,各信托公司都在把目光转向别的领域以求过冬。如中信信托和安信信托联合管理的沈阳五洲特定资产收益权流动化信托项目。该信托的基础财产为沈阳五洲商业广场3号楼商场(正常经营中)及酒店在建工程。信托计划的收益根据资金量和时间不同而存在差异,年化收益率为8.5%—10.5%。与投资于房地产领域的信托产品易受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影响相比,该类产品遭遇政策性风险的概率较小。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