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银行理财产品或将重拾短期化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02 11:48
人浏览
随着加息预期再度升温,人们再次开始关注起手头产品的收益率,不过,根据统计,8月份,在央行出其不意加息后,当月加息预期短暂降温,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期限呈现短期品种占比开始回落,前期被压抑许久的中长期产品开始重新获得市场份额。但随着本周数据集中出台,短期品种占比或将重新抬头。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最新发布的《2007年8月银行理财月度报告》指出,根据统计,今年8月份共有23家商业银行推出了177款理财产品,略少于7月份184款的发行量。从产品期限来看, 1年期以下的短期产品发行数较7月有所回落,100款的发行数占当月产品数的56.5%,这也是今年5月份以来短期产品发行比例首次低于60%;1年期以上(含1年期)的中长期产品共77款,占总数的43.5%。

  对于上述现象,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李要深指出,这一现象与8月份市场对继续加息预期的减淡有一定关系。

  由于物价从今年5月份以来保持稳步上升态势,市场对于央行加息的预期明显升温,为了规避利率风险,银行理财产品也从5月开始呈现出短期化趋势,中长期产品占比被不断压缩。7月20日,央行年内第三次宣布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7个基点,之后虽然CPI(消费者物价指数)高速增长的数据仍显示加息压力巨大,但是由于市场认为升息这一价格工具不太可能被作为月度工具频繁使用,而是需要经历一个政策观察期,因此8月份时市场的加息预期稍有降温,这促成了银行理财产品短期减、中长期增的结构性变化。

  但是8月21日,与7月20日宣布加息仅隔一个月,央行出其不意地再次宣布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这可能会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结构再次产生影响。

  报告指出,连续加息的直接结果之一是产品预期收益的提升,8月份人民币固定收益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整体继续走高,一月期为2.49%,高于7月2.46%的水平;三月期为2.78%,高于7月2.67%的水平。“相信这个趋势还会继续下去。”李要深表示。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