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审判程序违法的法律后果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6-30 09:26
人浏览

  我们国家的法律制度在不断的发展,现在已经比较完善了,作为普通公民,也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各项权利,在合法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会选择到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权,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之后,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来审理并作出判决,那么审判程序违法的法律后果有哪些?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您解答这个疑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审判程序违法的法律后果

  1、可能导致当事人人身权利或财产权利受到损害。

  如法院为保障民事审判的进行,对当事人拘传、拘留违反规定,会对当事人的人身自由造成损害;对当事人进行训诫、责令退出法庭违法,会对当事人的名誉权造成不当损害;诉讼费用收取违反规定而多收了当事人的诉讼费用,会造成当事人财产权利的损害;法院违法对妨害民事诉讼的人或者单位处以罚款,也会对当事人或者诉讼参与人造成了财产权利的损害。

  2、可能导致案件事实认定不清或错误。

  如法院在组织当事人进行民事鉴定过程中违反相关规定,委托没有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对当事人争议的案件事实进行的鉴定,人民法院在最后的裁判过程中对这一鉴定意见进行采纳,这一民事审判程序违法肯定导致案件事实不清;又如法院在调查收集证据过程中,如果不符合法定条件而收集证据,或者符合法定条件而不收集相关证据的,属于法院民事审判程序违法,而这种违法会导致案件事实认定不清,或者错误认定案件事实。

  3、可能导致审判的不当中止。

  如:法院中止诉讼的裁定错误,致使法院本应进行的审判处于停滞状态;法院送达法律文书违法,可能导致当事人不能参与到相关诉讼中去,致使当事人辩论权利被剥夺;法院的合议庭组成人员违法,可能导致当事人申请复议,当事人的复议成立的,合议庭组成人员此时需要变更,法院原有的审判行为可能会被否定,此时显然会造成法院民事审判的不当阻碍。

  二、法院民事审判程序违法行为的具体表现

  1、以民事裁定的形式表现。

  民事裁定是指法院为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对发生的程序性事项所做的审判职务上的判定,如保全的裁定、先予执行的裁定等。民事裁定如果认定事实不清,或者适用法律错误,则属于错误民事裁定,也属于法院民事审判程序违法。

  2、以民事决定的形式表现。

  民事决定是指为正确处理法院内部工作关系,对某些特定事项所做的审判职务上的判定。主要适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处理回避和采取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方面;另一方面是处理其他法院内部工作关系的问题,如关于合议庭组成的决定、关于审判期间的决定。民事决定如果违反法律规定,则属于法院民事审判程序违法。

  3、以民事审判保障措施的形式表现。

  民事审判保障措施,是指法院在民事审判过程中,为保障民事审判的正常进行,对有妨害民事诉讼的人依法采取的强制手段,包括拘传、训诫、责令退出法庭、罚款和拘留。但是,法院采取的保障措施违反法律规定的,属于法院民事审判程序违法。

  4、以期间、期日的方式表现。

  民事审判的期间、期日,是指人民法院要求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实施诉讼行为的时间上的法定要求,法院在确定期间、期日违法的,属于法院民事审判程序违法。

  5、以送达的方式表现。

  送达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将诉讼文书和其它法律文书送交给当事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行为。法院送达方式违法的,属于法院民事审判程序违法。

  三、刑事法院审判程序

  开庭前:

  下面核对被告人身份开庭:

  1、本案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开庭审理…案件,本案由…担任独立审判员,书记员 ,告知被告享有申请回避的权利,是否申请回避,告知被告在法庭上的权利和义务,告知法庭秩序。如果没有公诉员就告知简易程序公诉员可以不出庭。

  2、下面进行法庭调查(把案件大概情况宣读一遍)然后对被告进行相关盘问,法庭调查。

  3、被告及其代理人有何意见或辩解。

  4、出示相关证据进行质证。请问被告对公诉机关出示的证据有没有意见,或有何异议。

  5、下面由被告进行最后陈述,被告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6、审判庭会对你所说的话进行考虑,现在休庭,择日宣判。

  如果庭审中被告人不认罪或对一些事实变得不明确了就必须申请由简易程序转普通程序。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审判程序违法的法律后果等知识,由此可见,如果在案件审理的时候不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可能会导致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案件的事实认定不清或者错误,同时还有可能会导致审判的不当中止。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