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医生做科普建议给礼遇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3-03 13:32
人浏览

□ 王金山 安徽省中医院

据报道,北京学第医院院长刘玉村教授非常重视临床医生的科普创作,并在报上发表文章《医生都应当“小酸枣”》刘院长还将临床医生的科普创作优劣同晋升、奖金、继续教育学分等挂钩。笔者对刘院长之举十分赞赏。

然而,现在有许临床医生,尤其是大医院的医生认卫生科普文章是“小儿科”、“雕虫小技”,写科普的人“无大出息”。于是,他们或以“工作忙”,或以“不感兴趣”为借口,不屑于科普创作。其实,观点大错特错。医学科普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和成果,是医疗、科研工作的延续,因为医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把成果归于大众,科普作品是把科研成果直接传递给大众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中医理论中有很多内容适用于科普文章的写作,健康知识普及了,才能有效减少某些疾病的人群发病率,起到“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效果,既提高了大众的健康水平,还能节约医疗资源。

另外,优秀的科普文章非常难写,有时不亚于一篇优秀的科学论文。您也许在一些学术期刊上很容易发表论文,但要想在国内的一些知名报刊上发表卫生科普文章,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比如要想把中医深奥的理论浅显、生动地表述出来,没有融会贯通的水平是很难做到的。科普工作的意义不是惠及一个人,而是百倍、千倍地有利于人民。

最后,笔者建议对科普文章给予高的礼遇,如把优秀的科普文章同学术论文同等待遇,发表科普文章也可享受一定的继续教育1类和2类学分。优秀科普作者可优先晋升,如同作家一样,国家专门给予定一定级别的职称(1级、2级、3级),并享受初、中、高级职称的待遇等。另外,希望有更多的专业媒体能开设科普专版,当科普文章这朵瑰丽的鲜花开放得更加绚丽夺目的时候,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距离也会随之拉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