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哪些人可以索要医疗事故赔偿,索要医疗事故赔偿的流程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9-15 18:00
人浏览

  我们知道法律中对于医疗事故赔的索赔对象是有严格限制的,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人员才可以提出申请。因此,想必大家想知道关于哪些人可以索要医疗事故赔偿,索要医疗事故赔偿的流程?医疗事故索赔纠纷的处理方式有哪些?接下来由法律快车小编详细为您介绍!

  一、哪些人可以索要医疗事故赔偿

  司法实践中,发生医疗纠纷后,患者本人、患者死亡时的近亲属、患者的被扶养人、参与医疗事故处理的患者近亲属均可以作为原告,提出医疗事故损害的赔偿,对此,我国法律已经做出了明确规定。

  《民法通则》第119条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1条规定:“参加医疗事故处理的患者近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本条例第五十条的有关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 人。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的,参加丧葬活动的患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本条例第五十条的有关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 2人。”

  二、索要医疗事故赔偿的流程是什么

  1、鉴定医疗事故。医疗事故可通过三条途径解决:双方自行协商、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的关键在于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医疗事件先由医院所在辖区的区县医学会进行首次鉴定;当事人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可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市医学会负责组织鉴定;如果对再次鉴定结论仍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最终判决。

  2、由医学会给出医疗事故鉴定报告。报告通常包括三个层次:

  (1)是否属医疗事故。

  (2)属几级医疗事故(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3)医疗人员负有哪种责任(完全责任,医疗机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主要责任承担70%的赔偿责任;次要责任,承担30%的赔偿责任;轻微责任,承担10%的赔偿责任)。

  3、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11项标准计算的医疗事故赔偿基数。

  根据11项内容和上海标准逐项对号入座,对医疗事故中需要赔偿的部分累计相加,得出总额。

  4、计算赔偿总额。计算公式为:赔偿总额=上述11项所加总额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的赔偿比例。

  5、保险公司或医疗机构根据确定的赔偿总额给予赔付。

  三、医疗事故索赔纠纷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1、协商。

  医患双方就赔偿等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签订协议书,可以办理公证或律师见证,并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当事人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并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

  3、向人民法院起诉。

  医疗纠纷可以不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侵权为案由的,诉讼时效为1年,以违约为案由的,诉讼时效为2年,均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另外还有调解(第三方支持下协商解决)、仲裁(双方同意仲裁)等。

  以上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哪些人可以索要医疗事故赔偿,索要医疗事故赔偿的流程相关法律知识,由此可知,患者本人、患者死亡时的近亲属、患者的被扶养人、参与医疗事故处理的患者近亲属均可以索要医疗事故赔偿。如其它疑问,欢迎向法律快车发布法律咨询。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