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男子死后冒巨额借条,属真属假?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7-16 05:07
人浏览

  核心内容:刘先生死后,其妻子拿着两张共35万的欠条要求刘先生的父母及妻子共同偿还这笔巨额债务,而刘先生父母及儿子则认为此巨额借条真实性很低,怀疑是继母串通外人伪造借条意图多分遗产。目前,双方不肯庭外和解,案件在进一步调查中。

  身价颇丰的刘先生2011年因癌症去世,此后三年,其再婚妻子郑女士已和其家人因遗产分割打了多起官司。当郑女士的同学王女士拿着35万元的欠条,要求刘先生父母和儿子一起偿还这笔债务,家人怀疑郑女士串通外人伪造欠条意图多分遗产。昨天上午,一中院开庭审理了这起债务纠纷

  男子死后冒35万欠条

  刘先生是北京人,离异后于1999年6月与郑女士登记结婚,二人一起将刘先生与前妻所生的儿子抚养长大。2011年5月1日,刘先生因患癌症离世。

  就在他去世后不久,王女士拿着两张郑女士签名的借条,将包括郑女士在内的刘先生家人起诉至法院要求还钱。两张借条一张为2010年3月借款25万元,另一张是2011年2月借款10万元。王女士诉称,“因几名被告均为刘先生的遗产继承人,因此希望几名被告共同偿还上述共计35万元的欠款”。

  郑女士表示认可王女士的诉讼请求,但表示应该用刘先生的财产偿还。而刘先生的父母和儿子则均不承认这笔债务,认为刘先生去世前任多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经理,收入颇丰,不可能找人借钱看病。此外家人还对借条提出多个疑点,表示“借条完全可以随时造出来”。庭审中,郑女士向法院出具了刘先生看病治疗的相关票据,金额约87万余元。一审法院审理后认定该笔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并判决郑女士偿还35万元欠款,而刘先生的父母和儿子则在继承遗产范围内承担连带偿还责任。

  妻子称丈夫病重时借钱

  判决作出后,刘先生的父母和儿子不服提出上诉。昨天,一中院开庭审理了这起上诉案件。因为刘先生的父母年事已高,便委托长子代为出庭应诉,刘先生的儿子和大伯一起坐在上诉人席上。郑女士则和债主王女士并排坐在被上诉人席上。

  庭审伊始,听到刘家人质疑借条的真实性以及刘先生的看病开销,王女士情绪激动,“他生病的时候你们家人去过几次?那天他昏迷着急转院,找你们家里人借几百块钱你们都不借,她(郑女士)哭着给我打电话,我才送去10万。”

  昨天的庭审中,郑女士陈述自己为挽救丈夫生命所做的各种努力,尤其说到自己要为丈夫转院,而丈夫家人不愿意借钱时开始哽咽。而当刘家人指责其伪造欠条时,郑女士的情绪再次爆发,哭着说丈夫的家人“欺人太甚”。

  家人提出借条诸多疑点[page]
  刘家人首先提出,刘先生生前收入颇丰,而郑女士常年没工作没收入,刘先生如看病缺钱也可以找公司支出或找自己哥们借钱,不可能让郑女士去找人借。此外,所谓的借条上没有刘先生的签字,说明他根本不知道还有这笔账目。

  随后刘家人又针对借条上的书写疏漏提出质疑。家人提出,第一张借条中写到“今借王女士人民币贰拾伍元整(250,000)”,刘家人认为这张借条上少写一个“万”字可以看作是作假时心里发虚而写错的。而第二张借条上也只简单写了句“今借王某人民币壹拾万元整(100,000)”。刘家人认为,王女士是企业管理者,郑女士是“高级经济师”,两个人书写的借条甚至没有写明是“借出”还是“借入”,也没有写明借款原因和偿还日期,这一点“不符合常理”。

  庭审结束前,法官依照惯例询问双方的调解意向,刘先生的家人明确拒绝调解,法院随即宣布休庭,本案将择期宣判。

  原标题:儿子指责继母持假借条分遗产

  法律快车为您推荐:男子为治父母的病,伪造欠条吞公款

  石家庄一男子为了医治父母的病,不惜伪造欠条,3年截留公司货款20多万元。公司发现后,该男子便承诺在约定期限归还欠款,但到了约定期限,该男子不但没有归还欠款……详细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